首页 > 淮安新闻 > 如何让更多经营主体成为创新主体?

如何让更多经营主体成为创新主体?

发布时间: 2025-05-25 09:36  关注度:249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以AI为代表的新科技浪潮已然来临。面对新浪潮,我市精准施策,通过构建创新矩阵、加快产学研对接、实施研发准备金制度等措施,推动更多经营主体成为创新主体,为淮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中,粗放型经营已经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环境,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关键变量。我市如何让更多经营主体成为创新主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淮安网网友1505xxx8637

以AI为代表的新科技浪潮已然来临。面对新浪潮,我市精准施策,通过构建创新矩阵、加快产学研对接、实施研发准备金制度等措施,推动更多经营主体成为创新主体,为淮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完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靶向扶持机制。推动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矩阵。创新型领军企业在行业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上发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则以其灵活的创新机制,成为创新的源头活水。通过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精准培育,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主体格局,为我市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研发准备金制度。研发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动力。2023年,我市有23家企业开展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试点,研发准备金累计达8.27亿元,实际研发支出9.04亿元、同比增长25.43%。2024年,我市面向全市规上企业开展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宣传、推广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将该制度建立情况在“淮安市科技云服务平台”备案。“实施研发准备金制度,旨在引导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研发资金,确保研发活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全市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一些先行实施该制度的企业,已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加快科教产业园“创新之核”建设。

鼓励淮安产研院、南理工重点实验室、上海交大淮安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与产业企业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拥有前沿的科研成果和高端的科研人才,产业企业则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产业化能力,双方通过共建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成果能够快速对接市场需求,实现产业化转化;另一方面,产业企业借助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力量,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产品附加值。这种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为我市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融媒体记者 金海洋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