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11月2日讯(刘兆尚)为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抓住高校毕业生“双选”就业黄金季节,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江泽清带队,继今年9月组团赴西北地区揽才之后,又于10月26日、29日再次奔赴西安,参加在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举办的招聘活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时云专程赶赴现场,亲自宣讲淮安市情和人才优惠政策,并为应聘研究生答疑解惑。
为了确保招聘效果,市人社局采取多项得力措施:一是加强组团工作力度。市人才中心通过广泛调查和精心组织,发动淮安市富士康、淮钢特钢、清江石化、天士力、井神盐业、安邦电化、锂士电池、神州轮毂等30家“五大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淮阴师院、淮阴工学院、第一人民医院、农科院等16家重点事业单位参加招聘活动。计划招聘教授15名、博士研究生152名、硕士研究生367名、紧缺专业本科生684名;二是加大信息宣传发布力度。市人才中心将招聘信息收集整理后提前半个月通过西北地区高校就业网站发布招聘活动通告和需求信息,派出工作小组提前赴西安、兰州两地19所重点高校进行对接,再次全面深入地宣传发动;三是进一步优化引才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如在企业提供各项待遇的基础上,对企业签约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正高级职称人才、博士研究生,5年内分别给予18万元、16万元的生活补贴(分年拨付);对企业签约引进的副高级职称人才、硕士研究生,5年内给予5万元的生活补贴(分年拨付)。其中当场签约的冶金、电子信息、盐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机械、轻工、医药、材料等生产技术类专业人才,再一次性给予签约补贴3万元,到淮就业报到时兑现等;四是创新方式提高针对性。通过专场招聘与专业招聘、主场招聘与分场招聘、现场招聘与网络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两地现场招聘活动结束后,所有高校一个月内仍将通过校园就业网站继续发布招聘信息。在西安,考虑到学校优势专业、学历层次的差异性,淮安市在西北工业大学开展主场招聘的同时,还利用约谈时间组织十多家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类企业到陕西科技大学开展专场招聘。
洽淡现场十分活跃,应聘者络绎不绝。中国安芯控股有限公司(深圳总部)人力资源经理汪薇女士欣喜地说,公司在洪泽县设立智能港软件园以来,市、县人社部门提供101%超值服务,解决了许多燃眉之急。市人才中心积极组织招聘活动,为我们增添了有生力量。这次通过洽谈,与数十名紧缺人才达成意向,总部领导非常满意。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玉祥表示,人社部门提供的这次招聘活动十分重要。我们尽快落实有就业意向人员来淮考察事宜。据统计,两地三场招聘活动共有800名本科生、1400名硕士生、114名博士生参加,当场签约和达成意向协议的有博士15名,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专业硕士269名。
近年来,市人社局围绕淮安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五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需要,不断强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组团赴外招聘力度,引才引智成果丰硕。这次揽才活动结束后,该局将主动配合招聘单位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使在校生毕业后如期履约报到;同时细化各大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和高校专业设置状况,适时组织小分队进校招聘,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据悉,年底前市人才中心将组织招聘小分队参加省人社厅组织的赴成都、重庆、东北等地区进校园招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