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事迹

“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事迹

发布时间: 2011-11-02 12:32  关注度:3451  来源:网络  作者:淮安新闻网
导读:“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事迹介绍

中国江苏网11月2日讯,“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事迹介绍:

  1.郑兆财,涟水人,1948年举家迁居香港,靠3台毛衣编织机开始了他在海外艰难的创业生涯,后来创办了巴黎毛冷公司。郑兆财夫妇有一共同夙愿就是回乡捐资办学。郑老现已91岁高龄,他从60岁开始,在家乡涟水捐资办学,竭尽毕生的积蓄和心血,累计捐赠1.8亿多元,先后建起了郑梁梅小学、初中、高中。他在香港吃快餐、吃方便面,吃白米饭就萝卜干,把一捆捆毛线换成港币,再把这些港币寄回家乡,给家乡办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

2.刘洪武,淮阴中学唯一的绿化养护工。淮阴中学新校区占地260亩,绿化率达42%。工作就是修剪花木、施肥、喷药,单调、乏味。但他十年如一日地用一把剪刀,在260亩的校园的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奉献一切,把校园装点成花园。

3.孙智宏,淮阴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和美国数学会(AMS)会员,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学中的Wal l-Sun-Sun素数因他1992年的工作而冠以他的名字。他带着激情和坚强的毅力,勇攀数学高峰,在数论、组合数学与图论等领域特别是在二元二次型、三四次剩余和三四次同余式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孙老师在一篇论文中,还解决了高斯以来“四次剩余理论”中的三个著名难题,被誉为“陈景润式的人物”。

4.李玉梅,楚州区马甸镇卫东村妇联主任。多年来,她悉心呵护“留守儿童”,她自己有孩子,可是她把村里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场意外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上高中的儿子又患病花了1万多元医疗费用,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儿子辍学外出打工。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压力。但她强忍悲痛,继续悉心照顾村里的“留守儿童”。自己家庭经济拮据,可是她每年都拿出2000多元用于帮助“留守儿童”。

5.沈寿东,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师。2009至2011年间,沈寿东和他所率领的团队几乎囊括了淮安市级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艺术类所有项目的前三名;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也获得佳绩,奠定了淮安市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全省领先的地位。他多年如一日,以校为家,忘记小家顾大家,体现了独立向上的人格和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

6.宋玉伟,洪泽县共和中学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他坚守农村讲台30多年,用炽热的爱心滋润学生,以精湛的业务培养学生,凭高尚的品质感染学生。无数的爱洒进了乡村的泥土,无数感人的事迹在百姓中传颂,无数农村的孩子命运因他而改变。

7.张彩霞,淮阴区韩桥中学教师。6年来,她对待教学一丝不苟,主动参与教学教研,教学成绩出类拔萃。她特别热爱学生,用爱心呵护关心学生,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更是关爱有加,她用自己的爱心去点燃学生的情感,培养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集体,培育了一群群活泼而又卓越的学生。她勤俭节约,每天自己生活费不到6元,可是她先后拿出近万元来资助班级里的贫困生,被誉为“当代漂母”。

8.周兵,盱眙县魏庄小学教师。由于幼年生病,周兵被切除了右臂,他从学写粉笔字起步,钻研教研,提升教育教学本领,坚持上好每一节课。魏庄小学条件简陋,他筹资建房,苦心经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他关爱每一个学生,谁家有困难,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确保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他在条件艰苦的乡村小学工作了36年,被誉为“教坛保尔”。

9.周成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省师德模范。由于所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有的孩子才七八岁,远离父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周成英主动与学生们生活在一起;学生不会洗衣服、叠被子、拖地,她就手把手地教;学生病了,父母不能及时赶到,她总在第一时间把学生送到医院……周成英老师用自己春风化雨般的爱心,滋润着颗颗童心。

10.万后宏,金湖县涂沟镇渔民子弟小学教师。万老师的学校是一条小船,24年来,用坏了两条水泥船,每天4趟划着小船,在渔家和“学校”之间接着孩子,行程数万公里。上岸后,他仍然划着小船对渔民孩子进行家访。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先后报道了他的事迹。2000年被淮安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009年,万后宏荣获“50年感动金湖人物”。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