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清江浦经济开发区以“绿”为笔,以创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为抓手,以“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升形象”为主线,加快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发展环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清江浦经济开发区遵循“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策略,在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的基础上,聚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严格项目入驻门槛,积极实施“腾笼换凤”战略,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低产出、低效益”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园区内国兴科技园、浦奥产业园经过改造提升,先后引入6个亿元项目,曾经的“伤疤”变成了现在的发展窗口、将来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1至5月,该园区新增卓锐思创、佐藤制药等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均属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三样”等新兴绿色低碳产业。
清江浦经济开发区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鼓励重点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力度,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支持澳洋顺昌、展德光电等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引导旺旺食品、正大清江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助推企业“智改数转”跑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该园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6家,建成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21个。值得一提的是,仅今年5月,就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9家,获评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清江浦经济开发区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要求,坚决扛起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对园区企业实行全覆盖、全方位、全链条监管,持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研究制定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实施方案,动态更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致力于打造“互联网+智慧监管”模式,依托环保VOCs自动监测平台,对园区企业排放SO2、NOx、PM10、PM2.5等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智慧化监测、监管,推进实施数字化改造。纵深推进“厂中厂”专项整治,坚持“园区负责、部门联动,全区统筹、重点突破”的原则,累计推动企业整改隐患600余条、整改重大隐患12条,责令停业整顿企业1户、清退企业23户,为园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通 讯 员 李成亮,融媒体记者 蔡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