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近日,市国资委正式发布《淮安市市属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其在全省率先推行的国企采购领域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为破解国企采购长期存在的“分散难管、规则混乱、廉政风险高”三大“顽疾”,市国资委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实施国企采购“六个一”工程,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组织框架、完善运营机制等举措,全面推进国企采购规范化管理,积极引导国企提升市场化采购交易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国资国企采购交易监督体系,努力推动淮安国资国企要素交易资源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搭建一个国资采购平台。结合全市国资国企需求,按照“阳光采购、智慧监管”原则,市国资委牵头搭建服务全市国企的“淮安市国资采购交易服务平台”,委托市城发集团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制度+技术+监管”三重赋能,通过“一个平台集中运作、一站式便捷采购、一体化全面监管”的创新模式,进一步规范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构建一套国企采购制度。研究制定《淮安市市属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试行)》《淮安市市属企业施工分包工作指引(试行)》《淮安市国资采购交易平台专家及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指导市城发集团制定《淮安市国资采购交易平台运行规则》等系列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并组织市属五大集团开展国企采购内控体系专项行动,建立企业采购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筹建一个评审专家库。通过公开选择评审专家、组建专家库,完善专家库管理制度,实现专家库全周期管理,为采购评审工作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建设一支国企招标代理队伍。为促进平台健康运行,市国资委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组建招标代理机构或团队,助推国有企业提升采购与招标业务能力和水平。
开拓一片采购交易服务市场。通过引导国企在平台开展采购、融资交易、产权交易、资产盘活等活动,集中提供信息公开发布、交易组织、监测分析等服务,扩大平台影响力、提高平台运行质效,支持平台拓展市场化业务,帮助国企实现实体化转型。
增加一个营商环境亮点。以平台为基础,聚力打造一个阳光透明、规范有序、高效便捷的淮安国资采购交易大市场,努力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为推动淮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国资力量。
作为“六个一”工程的核心平台,淮安市国资采购交易服务平台(https://www.hascfjtyl.com/)包含四大核心模块:采购交易流程、专家管理、监督管理、供应商管理,涵盖近40项业务功能。该平台围绕“一平台运作、一站式采购、一体化监管”的目标,构建标准化电子交易平台、精准化预警监督体系和科学化信用评价体系,业务覆盖施工项目采购、经营类及工程类货物和服务采购。此外,筹建约1700平方米的交易服务大厅(漕运西路100号原社管大厦一、二楼),为采购人、供应商、监管人提供专业、规范的平台运营服务、采购咨询服务及个性化定制服务。
淮安市国资采购交易服务平台已于2025年1月上线试运行,已初步实现全流程国企采购交易的信息化操作、透明化展示、智能化管理。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交易额4.1亿元,交易项目467个,注册供应商2000多家。采购周期较过去缩短80%,同一单位中标率下降35%,平均节资率7.12%。以该平台为依托的淮安国企采购改革,通过对国企采购流程的数字化升级,将成为市委市政府深化国资监管、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全省国企采购改革提供“淮安样板”。
市国资委将围绕平台服务功能深化提升、智能监管机制完善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国资国企采购管理现代化水平,并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推动采购政策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深度融合,为推动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 者 朱月娥 杨丹丹,通讯员 石琨琳 高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