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64岁的农村“五老”人员李喆带着两名农村孩子,在全市老少同台党史知识竞赛中,过关斩将,斩获特等奖。大奖背后,是他们老少齐心、努力坚持的感人故事。
李喆是淮阴区丁集镇大树村的一名“五老”人员,也是村里30多名留守孩子的“共享爷爷”,他不仅向孩子传授知识,还以代理家长的身份为孩子们筑起“家”的温暖港湾。6月份,经过领导考察、学校推荐,身为丁集镇大树村关工委主任的李喆和五里小学五年级学生罗子轩、董雅琦,一起组成参赛队伍,代表淮阴区前往市区参加全市老少同台党史知识竞赛。“学党史、感党恩,参加市级竞赛,我们倍感光荣!决不辜负全区关工人的希望,坚决完成好任务!”在代表队成立仪式上,身为党员的李喆坚定地说。
有着30年党龄的李喆,是当地众所周知的爱国主义教育公益老人。2021年1月,从淮安市五里九年制学校退休后的李喆,担任起丁集镇大树村关工委主任,一心一意把精力放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自费为全村30多名留守孩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这次,接到参赛任务的第二天,李喆就进入了角色,为自己制定好详细的学习计划。由于白天要到大树村留守儿童辅导站辅导学生,对于参赛知识点他便每天早上背、晚上背、夜里醒来背。有两个夜晚,他去给水稻田浇水,便利用浇水时间坐在电动车里开灯学习,全然忘记了蚊虫的叮咬。当老伴看到他的脸上、胳膊上、小腿上被叮咬出几十个红包时,既心疼又责怪地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血压高、身体不好,不要这样认真!”李喆听后立马严肃认真地回复:“我去参赛,代表的是集体!我要尽最大努力,为集体争光,树立好党员形象!”
为达到学习预想目标,李喆认真研究相关知识点,反复看相关题目50多遍,担心记不住索性将题目背诵了40多遍。在此基础上,他还确定重难点、分析异同点、找出背诵技巧,保证题目熟记于心,对答如流。李喆不但自己努力备战,还先后六次与镇关工委同志一起来到两名参赛孩子家中指导学习,十多次打电话询问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备赛情况。
“老师,你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一天,参赛学生董雅琦的奶奶问李喆。李喆则回答:“这是我几十年的教学习惯,爱国主义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代表区里参加市级竞赛,在这里是首例,我们要珍惜!想取得好成绩,不下苦功夫怎能行?”董雅琦奶奶听后频频点头。罗子轩、董雅琦都是农村留守孩子,接到任务后,每天都在家中废寝忘食地学习。比赛前几天,董雅琦感冒了,连续数日高烧不退,看着心疼的奶奶几次劝她放弃比赛。董雅琦恳切地对奶奶说:“奶奶,比起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我这点感冒算什么?”连续几天,董雅琦都是一边挂水一边背诵知识点。比赛当天上午,还在村卫生室挂水的董雅琦,拔完针就奔赴赛场。
比赛现场,李喆和两个孩子配合默契,上百道竞赛题对答如流。他们与全市其他选手台上过招,经过比赛设置的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等环节,最后以最高分的成绩荣获本次比赛特等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次比赛让我更加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艰辛,也激励我们传承他们的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比赛结束后,董雅琦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通讯员 姜玉华,记者 秦艳艳
上一篇:夏意犹未尽,忽觉秋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