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盱眙县马湖店,曾有一位以歌为枪、用生命践行信仰的“铁军号手”,他将满腔赤诚谱成旋律,让激昂的战歌成为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他就是刘鹏。如今,他创作的《白菜谣》等抗日歌曲仍在传唱,成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刘鹏1928年出生于盱眙县马湖店(今属穆店镇),自幼聪慧过人。抗战全面爆发后,新四军第二师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先后进驻半塔、黄花塘、大刘郢等地。为加强根据地建设,第二师及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在开展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创办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经盱眙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杨思九介绍,刘鹏进入淮南艺术专门学校第二期学习班学习。
在学习班里,刘鹏是政治上的积极分子、业务上的高材生。1941年11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淮南大众剧团第二团,任宣传部音乐股长。虽然刘鹏年龄不大,但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不仅在音乐节目中兼作曲和音乐指挥,还热情辅导地方孩子剧团的文艺活动。1942年,淮南少年工作团并入淮南大众剧团,刘鹏是该团骨干。
刘鹏极具音乐天赋,被誉为“小天才”。每次拿到歌词,他只需哼上几遍,旋律便跃然而出。他谱写的曲子深受抗日军民喜爱,大家纷纷称赞他谱的曲子“又好学又好听”。他先后为张泽易、何秋征等人创作的《拥政爱民》《斯大林的命令》《抗战形势天天好》等歌词谱曲。
1943年春,淮南大众剧团开展以春耕生产为中心题材的音乐创作活动,刘鹏满怀激情地为夏侯魁作词的《白菜谣》谱曲。《白菜谣》经大众剧团印发并教唱后,迅速传遍新四军各个连队和华中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深受大家欢迎,成为脍炙人口的大众革命歌曲。1956年,解放军歌曲选集编辑部编《抗日战争歌曲选集》,刘鹏的多首歌曲入选。197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白菜谣》选入《建军五十周年歌曲选》。1986年,安徽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莲花心》也选用了这首歌。
刘鹏不仅曲作得好,演戏也颇具天赋。他和何仿合演新编的《小放牛》,刘鹏饰演小牧童,何仿男扮女装演村姑,二人的精彩表演深受抗日军民欢迎,场场演出都掌声雷动。他还在《农村曲》《盘查哨》《路东儿童》《冬天大事》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
长期营养不良加之日夜劳碌,在1943年秋的一场演出中,刘鹏突然发起了高烧。即便如此,他仍带病坚持演出。起初,大家都以为他患的是腮腺炎,但久治不愈。后来,刘鹏被送到新四军第二师后方医院检查,才得知患上了一种名为“牙疳”的疾病。由于医院缺医少药,刘鹏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最终不幸以身殉职,年仅15岁。
为纪念刘鹏,剧团创办的小报被命名为《刘鹏小报》。经他辅导过的莲塘小学儿童剧团被命名为“刘鹏孩子剧团”。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第二文工团组织的分队被命名为“刘鹏分队”。1945年,经淮南路东军分区政治部批准,追认刘鹏为中共青年党员。
■记 者 徐 薇 通讯员 何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