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候鸟成“留鸟”啦!白马湖首次发现纯种青头潜鸭夏季繁殖

候鸟成“留鸟”啦!白马湖首次发现纯种青头潜鸭夏季繁殖

发布时间: 2025-07-16 10:21  关注度:266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7月14日,记者从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获悉,就在几天前,该协会研究人员在同一水域记录到了一只纯种青头潜鸭和白眼潜鸭带领幼鸟活动的珍贵画面。“上一次记录到的是青头潜鸭杂交个体,没想到过去半个多月,又记录到了纯种青头潜鸭生育的幼鸟,这一连串的发现首次证实了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可能在淮安地区建立繁殖种群,改写了该物种在华东地区仅为‘冬候鸟’的百年生态记录。”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余星翰难掩兴奋。

淮海晚报讯:6月10日,本报曾刊发《白马湖发现极危鸟类杂交个体 “国宝”在淮育出小宝宝》的报道,今年5月28日,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综合科考队员们记录到一只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的杂交个体。7月14日,记者从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获悉,就在几天前,该协会研究人员在同一水域记录到了一只纯种青头潜鸭和白眼潜鸭带领幼鸟活动的珍贵画面。“上一次记录到的是青头潜鸭杂交个体,没想到过去半个多月,又记录到了纯种青头潜鸭生育的幼鸟,这一连串的发现首次证实了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可能在淮安地区建立繁殖种群,改写了该物种在华东地区仅为‘冬候鸟’的百年生态记录。”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余星翰难掩兴奋。

“上一次发现杂交个体如果说还是偶然,但加上这一次的纯种个体的发现更为罕见,幼鸟的出现,直接证实了青头潜鸭已在白马湖成功繁殖,也就意味着部分潜鸭可能已改变迁徙习性,不再迁徙,而是选择留在白马湖定居繁殖。”余星翰介绍说,这次发现表明白马湖的湿地生态系统已具备支持潜鸭完成完整生命周期的能力。

那么白马湖为何会成为濒危物种的“庇护所”呢?对此,余星翰解释,青头潜鸭对栖息地要求极为苛刻,需要水质清澈、食物丰富且人为干扰极少的湿地环境。历史上,由于湿地退化、非法捕猎等因素,其种群数量在过去30年间锐减90%以上。而如今,它们选择在白马湖繁衍生息,背后是这片湿地历经十余年生态修复的成果。白马湖曾因围网养殖、工业污染等问题水质恶化,被当地居民戏称为“白马大沟”。2010年起,我市启动白马湖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退圩还湖、湿地恢复、水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如今,湖区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核心区达Ⅱ类标准,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茂密生长,为水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余星翰说:“青头潜鸭的繁殖需要安全的巢址、充足的食物以及稳定的水域环境,而白马湖恰好满足了这些条件。”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保护区已迅速响应这一重大发现,市白马湖规划管理办公室启动应急保护机制,加强了对该区域的巡护管理,严格避免人为干扰。“青头潜鸭极其敏感,无人机拍摄,哪怕轻微干扰、惊扰都可能导致鸟儿弃巢,会严重影响繁殖成功率。”余星翰强调,“我们必须以最高标准保护它们,确保这一珍贵种群在淮安稳定繁衍。”

“青头潜鸭的繁衍,不仅是一个物种的幸运,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余星翰说,此次发现为全球极危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范本,彰显了中国湿地保护的显著成效。未来,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这片湿地必将成为更多珍稀生命的家园,续写更加动人的生态传奇。

■记者 王磊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