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共青团淮安市委消息,2023年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报名通道已开启。2023年淮安市“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预计招募281人,招募人数较去年扩招23%,同时有超过95%的淮安岗位仅需大专及以上学历。
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以下简称“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地方项目,是引导当代大学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基层助力乡村振兴、建功成才的一项长期项目,招募江苏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审核、考核面试、体检培训等程序选拔志愿者,赴江苏各县(市、区)基层单位开展为期1-2年的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法律服务、青年工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1.网上报名
即日起,电脑端登录江苏共青团网“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报名管理系统”(https://xczx.jiangsugqt.org/)填写报名信息。
2.打印并上交报名表
下载打印《“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报名登记表》,由辅导员或院系团委负责人签字,并由所在院系党组织盖章后,5月15日前交至学校项目办。
3.审核与面试
5月20日前,各高校项目办根据报名情况对报名学生进行考察与心理测试;5月底至6月初,省项目办组织集中面试。
4.统一体检
被预录取且经确认能够正常到岗服务的志愿者均需参加体检。
5.名单公示
6月下旬,各高校项目办公布体检通过志愿者名单并在校园网公示3天;根据综合面试、体检、公示情况录取志愿者。
6.培训派遣
7月下旬,省项目办举办集中培训及出征仪式。
1. 生活补助
服务期间省财政给予志愿者每人每月1800元生活补贴和每人每年550元交通补贴,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和住院医疗等保险。
2. 社保缴纳
志愿者服务期间,参加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险,由服务所在地项目办负责按规定为其办理参保登记、申报缴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手续,并代扣代缴个人缴费部分。单位缴纳部分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承担。缴费基数为其生活补贴,生活补贴标准低于当地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的,按当地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缴费。
3. 户籍处理
服务期间户口和档案保留在毕业所在学校,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可享受一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落户等政策。
4. 所任职务
服务期间可以兼任所在村(社区)团组织负责人、青年中心主任,经有关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社区)主任助理等职务。
5. 生活保障
服务期间服务单位向志愿者提供免费住宿等必要的生活保障。服务单位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等各项因素,可给予志愿者相应的生活补贴,淮安大部分用人单位会给予志愿者每人每月800-2000元生活补贴。
1. 评选表彰
服务期满1年,对志愿者的服务情况做出鉴定,存入本人档案;考核合格的颁发证书,作为志愿者服务经历的证明,同时授予江苏省志愿服务纪念奖章,表现优秀的推荐参加全国和省级相关奖项的评选。
2. 工龄计算
志愿者在基层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并按相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连续计算工龄。
3. 考研加分
服务期满2年,经考核合格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者,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4. 公职报考
服务期满2年内,经考核合格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者,可不受户籍和生源地限制,报考江苏省公务员职位;服务期满1年,经考核合格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者,可报考江苏省面向志愿者定向招录的公务员职位。
5. 继续教育
服务期满1年,经考核合格的普通高职(专科)或以上的志愿者,可以申请免试接受成人本科教育。
6. 创业帮扶
服务期满且经考核合格的“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纳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支持范围,为其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服务。按照有关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可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通过各种形式灵活就业的,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7. 就业帮扶
服务期满且经考核合格的“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组织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或就业见习,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等;对服务期满后失业时间较长的“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进行重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