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锦晶纳米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操作精密仪器紧张地忙碌着。“当初选择淮安高新区,就是被他们的真诚服务所打动。”该公司董事长胡建平感慨道,从研发补贴到厂房扩容,政府始终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营商环境让他们安心扎根。在淮安高新区,像锦晶纳米这样“用脚投票”的企业并非个例。近年来,淮安高新区通过“以诚招商+链式聚产”双轮驱动,以精准嫁接、超预期服务等创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心诚就成,心不诚就不成。”淮安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招商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德广总结招商经验时说,每一个项目的引进都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堆砌,而是背后无数次的沟通与交流,是情感的共鸣与信任的积累,“尽管接触100家客商,可能只有2家最终落地,但唯有‘走出去’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赢得企业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引进来’”。
面对北京拓宝增材科技有限公司急需厂房的诉求,陈德广带着完整的厂房解决方案与之洽谈,从水、电、气配套到厂房装修细节“一揽子”敲定,仅两周便完成签约;面对江西晶之蓝实业有限公司急需扩产融资需求,主动对接金融机构,出具解决方案,从项目对接到签约不到两个月时间,最终达成10亿元淮显光电项目投资协议,并推动企业将总部设在淮安高新区,目前该项目厂房即将竣工,预计8月份通线投产;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的落地,更是历经5年的持续跟进,于2023年7月作为该公司上市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落地淮安,为这场“长跑”画上圆满句号,2024年该项目已竣工投产,并实现开票销售1.2亿元。
“招商不是简单的政策推销,而是为企业量身定制发展路径。”陈德广介绍,团队会针对企业瓶颈精准研判,有的需产业链协同,
有的求人才支撑,有的重物流配套。2024年以来,淮安高新区招商团队取得累累硕果,仅陈德广所在的招商二部就签约了9个重点项目。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淮安高新区立足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创新打造“产业链精准招商”模式。招商团队助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优质项目“瓜熟蒂落”,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绘制“产业链招商热力图”,建立动态产业数据库,对上下游企业开展系统化研判。
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研产业趋势、判发展方向,研企业质态、判投资意向”的方法,实现精准招商。发现某企业的磁控设备与去年新招引的企业淮显光电存在产业协同点后,团队立即开展“产业链嫁接”服务,促成双方达成战略合作。金属3D打印设备项目与金属粉末生产线项目在招商团队的精准对接下,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这种“顺藤摸瓜”式的招商策略,既把握了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的大势,又找准了优质项目的切入点,推动园区产业集群能级持续提升。
为提升招商专业化水平,淮安高新区建立了“老带新+实战练兵”的培养体系。常态化举办“产业链课堂”,讲解行业前沿技术,算好项目经济账,着力培养“懂产业、会谈判、精服务”的复合型招商人才。
项目落地,服务才起步。淮安高新区推行“一个项目一套服务班子”,把“细节决定成败”刻入服务基因,紧紧围绕“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服务理念,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当某企业要赶在元旦前一天办理企业注册手续时,服务团队协调多部门加班加点,当天完成所有证照办理工作,企业负责人感动不已,送上锦旗;新入驻企业设备进场时,发现电梯尚未通电,服务团队自掏腰包调来备用电源,确保所有精密设备安全转运;为了满足企业员工住宿需求,服务团队提前配备好生活设施,让员工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从“以诚招商”到“链式聚产”,从“筑巢引凤”到“固巢养凤”,淮安高新区树牢“永远快一步”的服务意识,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随着长三角产业协同升级的不断深入,这片热土将持续释放“磁场效应”,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融媒体记者 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