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沙里淘金,民歌是矿 ——“南闸民歌之父”金矿谈民歌传承与创新

沙里淘金,民歌是矿 ——“南闸民歌之父”金矿谈民歌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 2021-07-04 21:29  关注度:5204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在日前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淮安区南闸民歌成功入选传统音乐类项目名录。喜讯传来后,淮周刊采访了被誉为“南闸民歌之父”的金矿先生。

001.jpg

把一辈子都交给了南闸民歌的金矿

在日前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淮安区南闸民歌成功入选传统音乐类项目名录。喜讯传来后,淮周刊采访了被誉为“南闸民歌之父”的金矿先生。

金矿认为,新民歌创作不能胡编乱撰,要传承风格、依据生活、保持情趣、讲究艺术、调度灵感、找到原点,让新民歌散发农民情态的芬芳……

南闸民歌的旋律

淮周刊:金矿老师好!作为南闸民歌的“集大成者”,你把一辈子都交给了民歌。请介绍一下你是如何从事南闸民歌的收集、整理、注释与研究工作的。

金矿:我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南闸民歌搜集的,最初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因为自己爱好歌词创作,参加了江苏歌词学校高函班学习,搞歌词创作需要吸取乡土民歌的营养,正好当年淮安县文化馆音乐老师黄平有兴趣搞民间音乐搜集和谱曲,与我的爱好合拍。黄老师到白马湖边的南闸来,我和他一起深入各大队,是黄老发现了南闸民歌这一矿藏秘密。遗憾的是,黄平老师已于2018年去世。是黄平老师的精神感动了我,也激发我的兴趣。

原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程茹辛老师也来南闸,对南闸民歌资源价值予以定位。他说,南闸好些乡土民歌旋律在江苏民歌中最简单,是江苏民歌旋律的胚胎产地。这让我产生了探秘的好奇心,最终使我走向探秘南闸民歌之路。

最初从事这项工作,业余时间很少,当时还没有交通工具,多是利用工作和劳动之便,徒步在熟人中收集,因为我认识许多乡土民歌手前辈,便对南闸民歌进行广泛的挖掘、搜集、记录和研究。

淮周刊:是什么力量让你始终不忘初心?

金矿:我生活在一个民歌家庭,曾祖父、外婆、母亲都是乡间优秀的乡土民歌手。少年时夏天夜晚,或在家庭副业劳动时,我和母亲盘在席子上,她一边教我编织柴席,一边深情地为我唱起民间流行的民歌。后来在我刚成人时,母亲过早离开了我,正因为母亲的熏陶,使我有了民歌情结,决心努力继承下去,这也是血脉的延续。几十年来,风风雨雨,困难重重,我始终坚持着搜集民歌。眼下已是古稀之年,我依旧以志愿者的行为坚守,为家乡民歌事业做一点微薄的贡献。这就是母爱给我的力量。

保护记忆中的一抹乡音乡愁

淮周刊:南闸民歌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金矿:原南闸(现漕运镇)新中国成立前就有杨(杨洪文)储(储竹青)鲁(鲁晓亭)三个草台班的流散表演,杨洪文父亲杨大冬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上海滩演江淮戏,这样就把好多南闸民间小调带进淮剧唱腔,丰富了门叹词和说唱道情的表演程式。淮剧音乐家们公认拉调、道情、蓝桥调、磨坊调、拜年调、串十字、大补缸、梨膏糖、梦景调、八段景等,都应该是从我们乡土民歌田园开出的乡野音乐之花。著名音乐家单林说:南闸民歌对淮剧的起源,特别是对淮剧风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眼下,乡间古老传统工匠手艺和工艺已远离现实生活,在渐渐地消失,我们搜集保护乡土歌谣,就是保护我们记忆中的一抹乡音乡愁。

淮周刊:在收集、整理、注释民歌以及在保持原貌与创新方面,你做了哪些具体工作?最大难点在什么地方?

金矿:收集抢救乡土民歌是很艰苦的劳动,几十年来我曾4次大采风。前3次都是骑自行车到民歌区上门收集,先后跑了30多个乡镇100多个村落,走访数百名乡土民歌手,是以记词为主。第四次是沿江苏段运河线进行15个踩点采访。总行程上万里路。有人说我是收旧货的,好多人都不理解:这古唱值什么钱?

其实保持原貌的抢救和挖掘,才是对老祖宗辛勤劳动的负责,是尊重历史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正是因为忠实记录,才出现多种版本、多种唱法,让我看到地域文化的特殊要素和特点,为民歌起源和流行留下可靠的证据。忠实记录,方言鉴别也是一种考证,这样我就可分出地产民歌、祖传民歌、二度创作、“舶来”民歌的界别。

淮周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南闸民歌也面临着创新问题。请问如何让南闸民歌散发时代光泽?

金矿:新民歌创作不能违反初衷而胡编乱撰,要传承风格、依据生活、保持情趣、讲究艺术、调度灵感、找到原点,让新民歌散发农民情态的芬芳,表现新生活的主题,这才是新民歌创作的方向和立足点,也有利于传承。

新民歌是一种自由奔放的体裁,创作自由,内涵丰富,易于推广,没有平仄音韵的羁绊,如果加入古体诗词的元素,就违背了民歌的特质。除了我们这些老民歌手以外,缺少新鲜的血液加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想成为淮安的赵树理和李季”

淮周刊:请谈谈民歌、民俗、民间文化对你的文学创作产生过哪些影响?

金矿:受乡土民歌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写了4部长篇作品,其中流云湖三部曲,都是乡土题材,反映的是乡土人情和民俗风情。一部长篇纪实报告文学《民歌之旅》,就是自传体的人生小结;一部《民歌女的故事》,是几位民歌女性多彩的经历,以及两百篇民歌散文和超千篇的民俗散文。我有个梦想,我想成为淮安的赵树理和李季。

淮周刊: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或计划?

金矿:南闸民歌已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我这主要传承人深感责任重大。今后目标有两大点,第一是完成未竟事业,第二是培养新人传承。

我决心继续注重文本分析研究和新民歌创作对接传播,让新民歌形成南闸民歌的品牌效应。从我做起,投入社会,参与和辅导漕运镇民间文艺群文活动,包括街舞健身活动,激发爱好者自娱自乐的积极性,大力培养优秀的青少年歌手,坚持做好民歌进课堂、进社区工作,做好乡土民歌传承、传播工作;并加紧新民歌创作,让南闸民歌品牌在民歌区形成规模和优势,努力建成国家级高质量的民歌传承基地。同时,做好南闸民歌资料、档案、图片、音像、相关遗产实物等收集工作,做好民歌的研究成果汇集,积极筹备建设南闸民歌展示馆,为南闸民歌的长久传承、保护、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特约撰稿 月色江河 文/图)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