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育举 唐筱葳 洪宣
淮安日报讯:“现在长势很好!最好的蟹已长到8钱到1两了,如果没有大的天灾,今年亩均实现净收入2000元没问题!”洪泽绿岛螃蟹专业合作社经理董继友对今年的丰收充满憧憬。
去年,洪泽湖大闸蟹销售超过3000万公斤,销售额突破20亿元,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洪泽湖大闸蟹成为洪泽渔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也是该县发展特色渔业的成功之举。
特色兴渔 渔业发展辟蹊径
洪泽立足该县渔业发展特点,走特色渔业之路,初步形成以洪泽湖大闸蟹为主要产品,水蛭、鳜鱼、银鲫鱼、青虾等共同发展的特色渔业格局。
绿岛螃蟹专业合作社是洪泽最大的洪泽湖大闸蟹养殖合作社,现有社员近300人。合作社大闸蟹养殖面积达8000亩,其中标准化养殖1000亩,2010年实现亩均纯利润2000元,其中,最高达5200元/亩。
“我们现在的大闸蟹也讲究优生优育,头年将精选的母蟹和公蟹,送到沿海进行繁殖,然后将大眼幼体带回洪泽,用豆浆和蛋黄进行扣养,等长到50克大小的扣蟹时,放入标准池养殖。整个过程都是我们严格控制的。”董继友向记者讲起了他的养蟹经。
由于具有质优、个大、味美的特质,洪泽湖大闸蟹倍受青睐。苏州的张老板是绿岛蟹农合作社的忠实顾客,每次路过洪泽,都要购买大闸蟹。2009年,由于儿子结婚,张老板专门驱车前往洪泽,购买洪泽湖大闸蟹200多公斤,款待亲朋好友。
现在,洪泽大闸蟹不仅成蟹备受欢迎,扣蟹也成了市场的抢手货。每到3-4月份,许多泗阳、湖北、上海、苏州的商贩集聚洪泽,购买优质扣蟹,然后贩回本地卖给当地蟹农进行养殖。今年,仅上海商贩到绿岛螃蟹合作社购买扣蟹就达2000多公斤。
科技兴渔 渔业发展走高端
科技创新是洪泽渔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洪泽连续3年出台扶持政策,对发展高效渔业项目的养殖大户、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资金补助,补贴资金规模一般在100万元以上;通过与中科院、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渔业科技创新能力。
先后建成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个、国家级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1个,省级水产繁育场1个、省现代渔业科技园1个、省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2个。2010年,高效渔业面积达8.2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5.4万吨,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3.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28亿元,其中渔业产值8.4亿元。
洪泽水产良种场建立于1985年,2002年成为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产良种引种繁育中心,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成为淮安市唯一的国家级水产良种场,今年4月份,再次通过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复查验收。截至目前,洪泽良种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利润1.15亿元。
走进国家级洪泽水产良种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准化的鱼塘,品种多样的鱼蟹。见到水产良种场书记周怀兵时,他正在多功能育苗温室忙碌着,那些新繁育成功的异育银鲫鱼苗正在鱼池中欢快的跳跃着。
“今年4月,我们从中科院水生所成功引进中科3号异育银鲫。一个多月时间,繁育销售鱼苗3亿尾,销售收入120多万元。由于新品抗病力强、产量高、出肉率高,很受市场欢迎,价格比普通鲫鱼高20%。”周怀兵介绍道。
过去5年,洪泽水产良种场先后引进、推广水产新品种8个、水产养殖新技术14项,承担实施省级以上渔业科技项目15项,市科技计划项目4个,获得过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县级科技进步奖4项。
生态兴渔 渔业发展可持续
作为全省首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试点县,洪泽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24个、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2个,获认证无公害水产品17个、有机水产品7个。
“我们每年都要向洪泽湖投放鱼苗70万尾。县里面把每年的3月1日到6月1日定为禁捕期,今年又将3月18日定为洪泽湖放鱼节,当天现场放流各种鱼苗22万尾。”洪泽县水产局副局长潘家迅介绍说。
为实现渔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洪泽还实施了退围还湖工程。记者从洪泽县退围还湖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2010年4月以来,退围(圩)还湖超过6.59万亩,其中土池2.3万多亩,网围4.2万多亩,新建专业渔民网围养殖小区面积1.13万亩,新建渔民生活安置区四个。
迎合渔业旅游的发展态势,洪泽建成2A级渔业旅游风景区1个,省级休闲渔业乐园2个,专业垂钓场4个,垂钓点130多个。依托现有国家级水产良种场,规划建设集水科研、水养殖、水种植、水保护、水旅游等多功能、综合性的渔业科技园,建设1000亩的洪泽湖水体生态农业旅游园和占地2平方公里、总投资10亿元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示范园。
随着渔业旅游的兴起,湖水煮湖鱼的传统美食得到深入挖掘,洪泽湖活鱼锅贴城经营户达100余家,年消费虾、蟹等各类水产品千余吨,营业额2亿多元。
洪泽现代渔业腾飞序曲已奏响。今年,该县将继续按照《洪泽湖现代渔业产业园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建设现代渔业产业园,对现有的湖泊网围养殖基地进行小区化、标准化改造,优化养殖环境,探索推广黄颡鱼、沙塘鳢等名优新品的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促进现代渔业进一步发展。
下一篇: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