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激发发展澎湃动力——写在市城发集团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一周年之际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激发发展澎湃动力——写在市城发集团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一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 2025-08-10 16:32  关注度:239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淮投三年期中期票据票面利率低至1.99%,创全市同期全品种债券历史最低;集团人员规模压降13.7%,职能管理职数压降10.2%;今年上半年,绿韵棉花交易平台开票额突破50亿元……在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这一年里,市城发集团上下协同发力,聚焦改革转型升级,在主业定位、产业发展、三能改革等方面持续攻坚,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广大员工荣誉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淮投三年期中期票据票面利率低至1.99%,创全市同期全品种债券历史最低;集团人员规模压降13.7%,职能管理职数压降10.2%;今年上半年,绿韵棉花交易平台开票额突破50亿元……在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这一年里,市城发集团上下协同发力,聚焦改革转型升级,在主业定位、产业发展、三能改革等方面持续攻坚,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广大员工荣誉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规划为先,绘制发展“新蓝图”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4年7月5日,“淮安企业家日”诞生的日子,市城发集团召开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攻坚动员大会,正式吹响改革攻坚发展的“冲锋号”。

此时的市城发集团面临着外部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各业务板块营收、利润大幅下滑,部分二级子企业失管失控,三级子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的多重挑战。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集团党委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必须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决心,对遗留问题进行全面审查整改,推动集团发展模式系统性变革。

经深入调研、系统谋划,集团树立“成为江苏省平台国企实体化转型标杆企业”发展愿景,明确“城市发展建设者、产业发展奋斗者”发展使命,提出“家国为怀守正道,市场导向求创新”经营理念。“一方面,我们坚守国企政治属性,坚持底线思维,正道经营,主动服务淮安高质量发展大局;另一方面,我们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在服务社会需求中创造价值,在市场竞争中锻造核心竞争力。”市城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泉说。

集团锚定转型发展目标,根据自身运营实际,确立“126”战略体系,“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即下好“资产盘活与高效运营”一盘棋,夯实发展基础;实行“施工产业、战新产业投资运营”双主业,打造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主业;实施“战略闭环、组织高效、制度管控、人才支撑、管理精益、科技赋能”六大举措,稳步推进战略目标落地落实。

目标既定、路径已明,一场以产业发展推动集团市场化转型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产业为王,挺起发展“硬脊梁”

产业是国有企业发展之基。自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启动以来,市城发集团发挥城市建设“主力军”作用,聚焦主责主业,构建“1+2”协同发展产业体系,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做优做强核心业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下好“资产盘活与高效运营”一盘棋。在成立市城发资产运营公司,实施“全面盘活存量资产、强化动态管理、加大招商力度”三位一体工作举措,积极盘活低效资产的基础上,加强账款清收、重点项目止损挽损、债务融资管控等工作,全面压降经营成本,提升集团转型发展效率效能。累计盘活集团闲置房产451处,共计19.27万平方米;清收逾期账款5.28亿元,其中集团外账款3.76亿元。

坚持“施工产业链、战新产业投资运营”双主业驱动。围绕做强施工产业链,加快推进水岸祥和家园、茭陵一站、淮安港黄码作业区码头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淮安枢纽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在坚决关停4家低效子企业的同时,全力推进水建公司申报特级资质、新水公司申报一级资质。积极探索市外市场,截至6月底,市外累计中标总额1.73亿元。对实施提级管理的鼎冠建材公司、再生资源公司、凯通检测公司、广筑设计公司等7家三级子企业,探索市场化改革,激发经营活力。围绕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绿韵数科创新“平台+金融”模式,在棉花交易上取得初步成效,2024年平台累计完成棉花交易30.14万吨,开票收入30.33亿元,预计今年贸易额将接近百亿元大关,并逐步探索向其他标准化大宗商品业务拓展。打造集团阳光采购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三降一升”采购质效,采购价下浮率超7%,累计交易额2.4亿元。启晟微电子项目于6月9日正式启动规划建设,将有效助力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2个新能源项目投入运营,并网发电229.3万千瓦时。基金投资成效初显,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

组织为本,激活发展“动力源”

企业发展关键在人。市城发集团以打造“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重点,聚焦人事改革、效率效能提升、监督体系建设等重点,持续深化“三能”改革,不断激发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打响效率效能“攻坚战”。深入开展“效率效能提升年”行动,出台《效率效能提升实施细则》,制定效率效能工作指引33条。坚持以工作实绩论英雄,举办“效率效能建设年”主题征文竞赛,树立奉献担当、团结奋进的文化导向。推动人事智能考勤平台、业财资税一体化平台、低值易耗品数字化管理等智能管理系统落地使用,建立完善120余条业务流程,实现合同管理100%覆盖、付款流程全链路关联;建立“数据规范填报体系+定期质量巡检”机制,累计新增和完善项目合同数据超3000条、资产数据6000条,数据质量显著提升。

打好三项制度“改革牌”。将总部13个职能部门精简为8个,原52家子企业逐步整合为26家,打造扁平高效的组织架构。创新实行“4+2”全面竞聘改革方案,制定“4种退出路径”(关停企业职工解聘、竞聘落选职工待岗培训、临退人员退出管理序列、临聘人员减员增效),推行“2种竞争上岗办法”(子企业管理人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与普通员工择优选聘竞争上岗),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建立能力薪酬制、结构薪酬制并行的薪酬体系,切实提升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急难险重岗位人员薪酬水平,有效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

织密监督体系“防护网”。将监督体系建设作为今年集团改革发展的“一号工程”,制定“三类七项”监督责任清单96条,形成以3大监督主体为主导、6大中心为牵引、贯通14个子企业的N名基层网格监督力量的“3+6+14+N”监督格局。将工程权力全面上收,建立工程类项目五级联审机制,编制形成工程类标准化合同文本6类,推动工程项目全流程纳入NCC数智化监管平台,依托集团阳光采购服务平台,精准识别异常业务、异常数据。积极探索成立内部律师事务所和内部审计事务所,在开展相关业务的同时,及时发现风险并推动整改,为集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站在新的起点,市城发集团将秉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以更强担当落实改革举措,以更硬作风强化改革实效,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向着高质量转型发展与实现百亿营收的战略目标坚实迈进,为助推淮安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贡献更多“城发力量”。

■记 者 朱月娥 杨丹丹,通讯员 刘从禧 杨 涵 罗佳莹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