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资讯列表

资讯列表

    革命烈士朱启勋、朱启杰——热血铸忠魂 丹心映山河

    革命烈士朱启勋、朱启杰——热血铸忠魂 丹心映山河

    涟水县成集镇被称为“苏北小延安”,抗日战争时期当地军民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根据地从未失守,从而声震淮海。成集境内有一条流淌着英雄血脉的“杰勋河”,连同镇内“杰勋村...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5-06-21


    郑民钦:年少参加新四军 冒死穿越封锁线

    郑民钦:年少参加新四军 冒死穿越封锁线

    “梨花开遍天涯”的季节,我们一路寻访,来到金湖县黎城街道的一个居民小区,见到了今年已97岁高龄,行动虽有些迟缓、思维却依然清晰的抗战老兵郑民钦。听老人回忆自己所...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5-06-13


    朱延华:那年高考

    朱延华:那年高考

    那年山芋大丰收,各家分到的山芋堆满院子。夜晚,母亲一个人坐在院场上摘山芋,露水洇湿了薄薄的衣衫。繁星落满门前的小张河,偶尔有鱼群浮出水面,翻起隐约可见的浪花,母...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朱延华;更新日期:2025-06-09


    刘鹗故居: 于市井喧嚣中静守文心传奇

    刘鹗故居: 于市井喧嚣中静守文心传奇

    淮安区西长街336号,一座古朴典雅的宅院静立于此,绿树掩映下的青砖黛瓦透露着厚重的历史底蕴。抬眼望向门楣上“刘鹗故居”四个遒劲大字,犹如翻开泛黄的扉页,开始阅读...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5-06-08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强大精神动力——淮安人民的英勇抗争与历史贡献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强大精神动力——淮安人民的英勇抗争与历史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共有19块抗日根据地,而淮安地处淮南、淮北、苏中、苏北四大根据地的接合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43年1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移驻淮...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张春荣,刘波;更新日期:2025-06-06


    拜访张瑞芳

    拜访张瑞芳

    上海之行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我有幸拜访了德高望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她早年在北京工作,后来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并与同单位的文学部主任、作家严励组建了家庭...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金志庚;更新日期:2025-05-26


    从“韦姑娘”到苏北解放区第一位女县长:才子孙兰

    从“韦姑娘”到苏北解放区第一位女县长:才子孙兰

    1947年1月,孙兰被调离淮安。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候补委员。1964年,周恩来总理赴上海视察工作期间接见上...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咸高军;更新日期:2025-05-19


    宿北敌伪望风披靡,抗日民众揭竿而起

    宿北敌伪望风披靡,抗日民众揭竿而起

    在淮安市档案馆,我们查找到现存的1942年3月、4月出版的《淮海报》共15期。这些历经炮火、岁月洗礼的报纸,留下了这一年春天淮海抗日根据地通过顽强战斗继续扩大战...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5-05-16


    伫立在古巷的尽头

    伫立在古巷的尽头

    那座刻着“河下古镇”大字的青石牌坊就是它的扉页,那运河边的花草树木就是它的插图,那铺着石板的大街小巷就是它的情节,那雄伟的古塔和环绕古塔的湖水就是它的男女主人公...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吴光辉;更新日期:2025-05-15


    淮安公共交通百年回溯

    淮安公共交通百年回溯

    ...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朱维明;更新日期:2025-05-08


    一饭之恩,千年仁爱的文化回响

    一饭之恩,千年仁爱的文化回响

    漂母墓位于现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东漂母祠内,俗称泰(太)山墩。新中国成立后,淮安人民对漂母祠等有关遗迹进行了修缮保护。1958年在开挖淮沭新河时,漂母墓处在河道中...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左长方;更新日期:2025-05-08


    朱志成:弃学从军上战场 保家卫国灭豺狼

    朱志成:弃学从军上战场 保家卫国灭豺狼

    朱志成,194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4月入伍,被编入新四军某部82团,先后辗转于上海、山东等地参加抗日战争,荣立二等功;1946年7月复员返乡,曾担...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5-04-15


    揭秘大胡庄战斗

    揭秘大胡庄战斗

    1941年4月26日拂晓,七八百个日伪兵突然包围驻扎在淮安茭陵乡大胡庄担任游动警戒任务的我新四军三师二十四团一营二连。二连指战员在副营长巩殿坤、连长晋志云的率领...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于兆文;更新日期:2025-04-14


    青石板上听潮声 ——读《徽商与河下》有感

    青石板上听潮声 ——读《徽商与河下》有感

    范更生先生在《徽商与河下》一文中,以一支摇曳生姿的史笔,将河下古镇的历史烟雨凝成墨色。那些沉睡在青石板下的徽商往事,在他的文字里重新翻涌成浪,拍打着每一个淮安人...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朱天羽;更新日期:2025-04-10


    徽商与河下

    徽商与河下

    流淌千年的运河水带走了徽商盐船的帆影,走进新时代的古镇游人如织、盛世重光。徽商与河下,是一段相互成就的历史传奇。徽商的到来,让河下从古老的漕运码头变身为繁华富庶...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范更生;更新日期:2025-04-10


    我军地克据点捷报频传,众伪匪遭重创抱头鼠窜

    我军地克据点捷报频传,众伪匪遭重创抱头鼠窜

    “淮海区的匪患,实在是目前淮海人民凶恶的敌人与地方最大的祸患,已成为根据地建设的最大障碍。”1941年11月16日出版的中共淮海区党委机关报《淮海报》,在头版头...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5-04-10


    记者与战士

    记者与战士

    钱毅,1925年4月出生。1938年,13岁的他在上海文化界高尔基纪念晚会上作为主演参加了话剧《高尔基童年》的演出。小小年纪,他还在《夜上海》《一年间》《碧血花...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5-04-07


    进攻!进攻!向着最后的胜利

    进攻!进攻!向着最后的胜利

    车桥位于淮安县城、泾口、泾河、曹甸之间,系淮安东南重镇,地理位置险要,是联系苏北、苏中、淮北、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枢纽,也是日伪控制淮安东南宝应地区的重要据点之一。...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5-04-05


    辨冤韩信

    辨冤韩信

    《资治通鉴·汉纪》曰:“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西汉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是秦汉之际一流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

    来源:网络;作者:周凯;更新日期:2025-03-31


    时光和运河一起静静流淌

    时光和运河一起静静流淌

    3月3日,改编自作家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同名电视剧《北上》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里运河边六户人家三代人的命运交织,展现了对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5-03-27


共344记录  当前3/18页  20/页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