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淮安区这条入选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街道,你会发现,东长街如同一棵大树的主干,两侧的街巷则像枝桠般延伸出去。令人惊喜的是,这些街巷中不仅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烟火气,还有众多名人故居、红色景点等散落其中。
罗振玉故居
罗振玉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国学大师,是甲骨学、敦煌学的奠基者。罗振玉故居位于东长街南端西侧的更楼东街罗家巷。罗振玉故居现存抬梁式硬山造青砖小瓦房4栋12间,总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于2006年6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拈花寺
拈花寺原名拈花社,后改名古拈花社,1989年易名“古拈花寺”。该寺始建于清朝初期,位于东长街西侧的莲花巷11号。古拈花寺的开山祖师佳慧原为女儿身,以女扮男装出家为僧,关于她,还有一段“尼扮僧装金山寺,书法露绽建拈花”的传奇故事。拈花社原有房屋数十间,大部分因战乱被损毁。现存面南正殿三间,东西长12米,南北进深10.5米,高5.3米。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等,后侧供奉观音像,大殿东西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塑像。山门内,面南而坐的是慈眉善目的大肚弥勒佛像,面北而立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陀像。目前依然香火旺盛的拈花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
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位于东长街6号。据说,明代龙溪书院旧址在该处,《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曾在龙溪书院读书,后改为淮阴书院。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漕运总督杨锡绂耗银5600余两在此创建了丽正书院。1913年7月,当地在此创建了江苏省第九中学。1945年至1946年,这里是中共中央华中分局驻地。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主体建筑有四栋(东楼、中楼、西楼、南楼),另有礼堂九间。现存中楼、东楼和北小楼及礼堂。东楼、中楼即为当年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的办公楼。2019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占科故居
清光绪年间,朱占科曾任顺宁知府。朱占科故居坐落在东长街东侧,面积甚大。朱占科故居内最为著名的就是窗亭雕花,包含梅、兰、竹、菊和琴、棋、书、画等元素。朱占科故居2006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仍有不少居民居住在此。
江北慈幼院
江北慈幼院原是清末盐商、候补道周鹤九的宅邸,宅内有楠木厅、桐厅、椿厅、柏厅、松厅,共50余间,前后有走廊。1926年,淮安籍银行家谈荔孙、周作民、朱邦献等人集资购买了该宅邸,并参照北平香山慈幼院创办了江北慈幼院。江北慈幼院专门接收贫困家庭子弟,一方面向他们教授小学课程,一方面传授织布、织毛巾、织袜等技术。江北慈幼院所在地现为楚州实验小学。
李公朴故居
李公朴故居位于东长街朱雀桥附近,结构为一宅两院。其大门朝东,进门有一院落,院北有三间朝南正房,院西面对大门有三间过道,过道房后又有一小院落,另有一间门朝西的厨房。1902年,李公朴出生在这座普通的宅院里,直至1915年随家人迁居镇江。
沈氏遂园(蝴蝶厅)
沈氏遂园位于东长街中段东侧,是清末常镇通海兵备道沈敦兰的公馆的一部分。遂园被拆后,蝴蝶厅是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建筑。蝴蝶厅原本是沈敦兰父亲沈道宽的书斋,建筑形制独特、四面环水。蝴蝶厅现存前厅3间,后连1间“虎尾”,单檐卷棚歇山顶,四周有回廊,幽雅别致。整个建筑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完全保留了原有的风貌。蝴蝶厅的墙壁上镶嵌了90余块石刻,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蝴蝶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汝梅公馆
张汝梅公馆位于东长街东侧,北与蒋清翊公馆一街之隔。张汝梅公馆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占地面积巨大,东临回龙巷,南至打线巷,西至东长街,北至东门大街。张汝梅公馆大门设于打线巷。建筑由东、中、西三路组成,包括厅房、穿堂、堂屋、楼房200余间以及花园中的亭、台、轩、榭、石桥等建筑。张汝梅公馆是淮安数一数二的豪门大宅,现尚存东路建筑四进20间左右。据史料记载,张汝梅官至山东巡抚,其子张香谷与袁世凯胞妹袁书贞通婚,死后葬在淮安城东大官荡。
蒋清翊公馆
蒋清翊公馆位于东长街东侧的水巷口。其家族筑“抱布新筑”五椽,藏有古籍、字画、古钱等,其中旧拓万钱图、元魏张始孙造像、两唐碑馆颇有名气。怡园是蒋清翊公馆中的花园建筑,其中以竹建十稔亭为胜。院内现尚存1棵近300年的紫藤和3棵100多年的银杏树。
苇间书屋
水巷口北面的梁陂桥,是一座横跨文渠上的砖拱桥。清代,这里有一大片沼泽陂塘。“扬州八怪”之一、芦雁画家边寿民的苇间书屋就建在桥南侧的芦苇荡中。“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评价道:“数枝芦荻撑烟霞,一水明霞静楼阁。”
东长街有红色纪念地、名人故居、寺庙道观,更有寻常巷陌、市井小吃、柴米油盐,它是一条串联淮安历史与文化的街道,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咸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