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厕所干净卫生,现在上厕所方便多了。”汇通市场内,经营户朱大姐的笑容比以往更舒展。这句朴实的话语背后,是汇通市场持续40年“如厕收费”历史的终结。今年6月底,汇通市场内所有厕所正式免费开放,并新增一座流动免费公厕,让商户和消费者告别“花钱方便”的尴尬时代。
公厕这一看似平常的设施,实则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连接着群众的日常需求,也彰显着城市对文明发展的追求。
2001年,国家计委发布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客运场所必须免费开放厕所,这一政策成为公共场所厕所免费的关键转折点。此后,全国各地由政府部门建设的公共厕所陆续从收费改为免费。
汇通市场的厕所为何能收费40年之久?记者了解到,自1983年建成以来,汇通市场逐步发展成占地162亩、涵盖十大商贸区的批发零售集散地。市场内11个厕所分属不同产权单位——国企、私企、私人业主交错并存。产权归属的复杂化,使厕所运维陷入各自为政的窘境。
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汇通市场的厕所为建筑物内设立,并不属于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厕所。“我们也知道厕所收费不利于市场发展,但水电、清理费、保洁工资等开支都需要资金支持,一间厕所一年的维护费用要4万多元。”市场四区负责人直言,“如果厕所不开放使用,对于产权单位来说反而更有利,如果附近有公共厕所,我们随时可以撤掉收费厕所。”
今年4月底,“淮安一市场内厕所收费,45元可上100次”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公众的长期积怨被瞬间点燃。媒体的聚焦如一道强光,加速了变革进程。《零距离》的追踪报道,将这一民生痛点推向公共视野。
清江浦区政府、淮海街道、汇通市场管理服务中心迅速行动,直面产权分散、空间紧张、成本高昂三大难题,再次邀请汇通市场各区负责人就厕所问题进行协调,最终达成市场内厕所统一免费开放的一致意见。
为解决厕所问题,相关责任单位经过对汇通市场整体布局、人流情况等的综合分析,决定将市场一区外围的厕所移交给清江浦区环卫部门托管,区政府出资17.5万元进行改造升级;同时出资17.5万元在大治路与银川路交叉口新建流动公厕,并在周边设立6块醒目指示牌引导市民如厕,不仅彻底终结了“花钱如厕”的历史,更打造了洁净、舒适、文明的如厕环境。
这场“厕所革命”成效立竿见影。
汇通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金龙透露,过去占据投诉榜首的厕所收费问题,近两个月的投诉记录已归零。免费且洁净的公厕,成为提升消费体验、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消费者不再因如厕问题而却步,商户也得以从这一困扰中解脱。
汇通市场厕所的变革印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一处处曾被忽视的“不方便”被郑重解决,当政府担当与媒体监督合力撬动40年沉疴,汇通市场里这方寸之间的转变,映射的正是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文明提升的刻度——它无声地诉说着,真正的进步,终将抵达每一个普通人最切身的日常。
■记 者 朱月娥 蔡雨萌 通讯员 陆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