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每到傍晚,盱眙县淮河镇枕水人家农房安置小区的“草帽公园”内,到处是欢声笑语,还有居民翩翩起舞。“以前这里是个闲置的土坑,现在建成公园,我们跳舞再也不愁没地方了!”居民王大妈高兴地说。该闲置地块经过改造,成为小区最受欢迎的活动场所。
枕水人家农房安置小区原规划在中心区域建设幼儿园,后经评估确认镇区幼儿园资源充足,该地块暂时闲置。随着小区入住率提升,居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日益凸显,这块位于核心区域的闲置用地逐渐成为居民期盼改造的焦点。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了解到居民对活动场地的迫切需求后,枕水人家中心村党委副书记、城根村党总支书记朱二跃立即组织中心村党委和业主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会上,改造方案和资金来源等问题成为讨论重点。
今年初,朱二跃抓住“一地三用”政策契机,按照“整治为主、适度建设”原则,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后,决定将闲置地块改造成集绿化、休闲、活动功能于一体的“口袋公园”。这一方案既满足了群众需求,又实现了资源集约利用。
在相关部门支持下,该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在公园内科学布局了标准化可移动的便民服务摊点。经公开招租,当年即收回建设成本。如今,占地16亩的“枕水花海”生态绿地已成为小区的亮丽风景线。
通过“一地三用”创新实践,昔日闲置的土坑,华丽变身为生机勃勃、功能齐备的“草帽公园”。现在,枕水人家农房安置小区的居民白天可赏花观景,傍晚则跳舞健身,实现了人居环境与生活品质的双提升。“一地三用”的创新模式正成为改善社区面貌、促进邻里和谐、增强居民幸福感的成功范例。
■通讯员 齐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