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盱眙县升级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共治共享的党群服务中心,不断提升联系服务群众水平,实现“大门常开、场地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聚”。
盱眙县现有13个镇(街道)、156个村(社区),原30个乡镇263个村(社区)的村部(党群服务中心)面积不大,空间不足,服务群众功能不全。面对现实,盱眙县群策群力,整合多方资金资源,新建一批、改建一批、升级一批。近4年来,全县154个村(社区)新建升级126个党群服务中心,增加面积28000余平方米,实现一室多用、多室合一,用“门常开”拉近干群距离,有效延伸服务触角。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悠扬的歌声,从官滩镇古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传出。“党群服务中心有村民议事、文艺演出、主题党日等活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各种活动,乡村生活丰富多彩。”居民方孝洲开心地说。盱眙县推出党群服务中心个性定制服务,优化群众活动空间,合理设置多样化活动室,突出实用性,围绕“一老一小”、中青年种养大户、新就业群体等不同群体需求,强化分类服务,实现“一中心一特色”,让治理“痛点”变成幸福“支点”。
盱眙县还把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减牌子、增服务、提效能”行动,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从“建好”向“用优”转变。在黄花塘镇千棵柳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为村民王殿荣办理了新农合医保缴费和救助业务。王殿荣说:“以前这两件事需要在两个窗口办理,现在一个窗口就能解决,非常方便。”
盱眙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宋正永介绍,县委组织部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窗口进行了精简优化。一楼服务大厅实现村(社区)“两委”干部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功能场所最大化,公开办事清单,实现“一窗式办理”,提供全岗通服务,还根据群众办事需求和频次,针对阶段性集中办理的业务,适时增设临时服务窗口和工作人员,节假日、双休日村(社区)干部轮值,不耽误群众办事。该县还优化6大类25项共性服务事项,扩大服务半径,延伸服务触角,开展“每月一主题,中心全开放”活动,今年以来开展棋牌、书画、演出等专题活动1600余场。
盱眙县鼓励司法机关、县级公益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行跨行业、跨领域、跨层级的党建引领联建共建机制,打造集教育培训、快递、农特产品展示、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阵地,64家县直部门结对下沉,开展“双联双提升”先锋行动,健全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机制。
盱城街道果园社区的驻社区单位为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事务机构,擅长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居民纠纷矛盾。该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推动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就地调处、就地化解。果园社区党委书记张乾坤说:“社区有居民小区37个,常住人口6万余人,我们依托驻社区单位资源,招募法官、律师等加入法治志愿服务队,开展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盱眙县委组织部将继续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在建好、管用、用活的基础上,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品牌化服务,实现机构部门“能打通的都打通”,村(社区)点位“能贯通的都贯通”,让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到网格“神经末梢”,化解群众“烦心事”,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通讯员 丁德昶 丛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