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长达40天!“超长待机版”三伏天来了

长达40天!“超长待机版”三伏天来了

发布时间: 2024-07-16 10:12  关注度:1099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记者了解到,今年是连续第10年“超长待机版”三伏天。据了解,我国传统历法规定,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连日来,一轮又一轮的降雨,让人直呼“梅”完“梅”了。出梅还无望,三伏天却已经来了。昨日起,40天“超长待机版”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不仅如此,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本周我市仍多降水天气,市民出行请备好雨具。

今年是连续第10年 “超长待机版”三伏天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连续第10年“超长待机版”三伏天。据了解,我国传统历法规定,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为何中伏会有长有短?市气象台副台长安礼政解释说,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以今年为例,6月21日夏至,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是6月25日(庚申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5日(庚午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庚辰日),第四个庚日是7月25日(庚寅日),第五个庚日是8月4日(庚子日),8月7日立秋,所以今年在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中伏就为20天。而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8月14日(庚戌日)才进入末伏。“本世纪至今以来,仅有2004、2006、2008、2010、2012和2014这6个年份的三伏天是30天,其他18个年份的三伏天都是40天。其中,从2015年至今年,更是连续10年三伏天长达40天。”

“超长待机版”三伏天 意味着会更热吗?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为什么三伏天最热?安礼政告诉记者,因为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今年盛夏是否会热力升级?安礼政表示,夏天的炎热程度与三伏天的时间长短并不相关,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与控制夏季天气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有关。比如,2021年三伏天有40天,但江苏各地高温日天数都只有个位数;而2022年三伏天同样有40天,天气火力全开,我市高温日天数高达29天,破历史纪录。“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夏天,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高温日数为7—13天(常年6—8天)。截至目前,我市国家站已经出现了4个高温日,分别是6月9日、10日、13日和15日,也就是说,后面还有多个高温日在等着我们。”安礼政说。

初伏雨水多 全天候闷热在线

为何没有出梅就入伏了呢?“未出梅就入伏,虽然少见,但也是正常的现象。”安礼政认为,入伏和出梅并不矛盾,前者主要是根据中国古代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而后者目前在气象学上有着严格的标准判定,因此无论天气如何变化,热或不热,三伏天都会到来。“出梅的主要条件是副热带高压加强西升北抬,使得梅雨带离开,我市转而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年出梅的平均日期一般在7月13日左右,而截至目前,淮安还不具备出梅的气象条件,今年出梅较常年偏晚。”

“本周我市受梅雨带南北摆动影响,雨水势力仍将持续。”安礼政介绍,其中,周一至周二以云系变化为主,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周三至周五,全市有一次连续性降水过程,局部雨量大;周六天气好转;周日还有一次阵性降水过程。气温方面较入伏前略有抬升,本周最高气温在34℃左右,出现在周六白天;最低气温25℃,出现在周一早晨。“本周最高气温虽未达到高温线,但最低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大,会让人有潮湿闷热的感觉。”安礼政说。

■融媒体记者 徐薇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