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眼见到小尹,她正披头散发坐在病床边,一言不发。
“这孩子从2年前脾气变得很差,总觉得别人会鄙视她,有时候还会拿刀伤害自己。”小尹的母亲焦急又无奈地对医生说,最近两年,小尹除了学习一落千丈,和家人的关系也日渐恶化。
短暂的交流后,小尹向医生吐露那些年不公的遭遇。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她与母亲、哥哥一起生活。由于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母亲时常批评她。母亲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阴晴不定,小尹也逐渐养成了内向、敏感、胆怯、自卑的性格。
令人不曾想到的是,2年前的一件事情成了小尹发病的导火索。一段时间内,小尹频繁出现“放屁”这一生理现象。个别喜欢恶作剧的同学开始嘲笑她。本就敏感怯弱的小尹,面对突如其来的冷嘲热讽内心无比难过。不知如何解决问题的她,便一直默默承受着这样的委屈。然而,愤懑的情绪一直压抑在心底,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缓解,最终出现了问题。此后,小尹经常凭空听到耳边有人骂她,取笑她“丑陋、猥琐”。
为此,小尹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变得多疑、暴躁、敏感又自卑。她经常哭泣,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生活没有希望。情绪越来越糟糕,已经严重影响到小尹的学习和生活。在家人的陪伴下,小尹来到市三院心理科门诊就诊,医生根据小尹的既往病史和各项检查结果,诊断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住院初期,小尹很少与病房内的病友接触。她总是一人蜷缩在病床,不敢和别人交往,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床位医生除每天的查房问诊之外,还会不定期地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治疗上予以相关药物控制精神症状,辅以脑反射、脑电治疗改善大脑功能,辅以松弛、暗示等治疗促进病情恢复,并及时根据小尹的病情进行药物调整。
经过20天左右的治疗,小尹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不再乱发脾气,和家人的关系也有所缓和。小尹在家人的陪伴下办理了出院手续。
(程思 丁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