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晚报讯 8月11日晚8点左右,淮安东站突然闯进一位“不速之客”——一只野生黄苇鳽撞上淮安东站玻璃幕墙后翅膀受伤,跌落在地上。这一幕正好被巡逻民警发现,他随即展开紧急救助,将其妥善安置,并联系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帮助其回归自然。
南京铁路公安处淮安东站派出所民警赵嘉乐告诉记者,当天晚上,他在淮安东站执勤时,突然发现一只小鸟飞进高铁站。站内灯火通明,加上来往的旅客,这只小鸟似乎是受到惊吓,四处乱飞,一不小心撞上玻璃幕墙跌落下来。他说:“我上前查看情况时,发现这只鸟的长相很特别——头顶是栗褐色,上身是淡棕色,嘴和脚都很长。由于翅膀受伤,它已经飞不起来。”赵嘉乐担心这只鸟是国家保护动物,加上小鸟受伤需要治疗,立即将其带回所里。
民警发现,这只鸟和网上发布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苇鳽外形极其相似,便联系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帮助救治。因为已是深夜,民警在救护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用纸盒、报纸给黄苇鳽筑了个临时小窝,并让黄苇鳽在派出所住了一晚。
次日早晨,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赶到淮安东站派出所,经现场确认,这只鸟是省级二级保护动物黄苇鳽。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黄苇鳽2000年8月1日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一种中型涉禽,生长在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以南地区,主要食用小鱼、虾、蛙、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近几十年来,黄苇鳽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在淮安地区常会栖息在芦苇、湖泊等地,十分罕见,每年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也会救助一两只。随后,工作人员将受伤的黄苇鳽带回救护中心治疗,待痊愈后将其放归大自然。
铁路民警和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呼吁,野生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市民在生活中如遇野生动物受伤等情况,一定要及时与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或公安机关联系,让它们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融媒体记者 王磊 通讯员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