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82年82名烈士82棵松,“刘老庄连”:像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那样去战斗

82年82名烈士82棵松,“刘老庄连”:像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那样去战斗

发布时间: 2025-08-01 08:51  关注度:260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刘老庄连”宿舍楼前那棵“八十二棵松”上时,每一片针叶都仿佛是被点亮的金箔,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闪烁着生命与信念交融的光芒。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有一支英雄的连队——新四军“刘老庄连”,该连的82名勇士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诠释了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时光倒回到82年前。1943年3月18日,日军出现在淮阴区刘老庄附近,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与日军在庄外“交通沟”短兵相接。此时,日军有1000余人,而四连仅剩82人。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82名勇士坚守阵地,顽强抵抗直至最后一刻。从拂晓到黄昏,在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弹药全部耗尽后,四连将士从容地将机枪、步枪拆毁,把文件及杂物烧毁,与日军进行最后的搏斗。最终,全连82人无一投降,全部壮烈殉国。

“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度评价“刘老庄连”这个英雄群体的历史伟绩,由衷称赞他们“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刘老庄战斗后的第三天,新四军七旅旅长彭明治在涟水的郑潭口小学决定:重建四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淮安修建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纪念园内82棵青松高耸,仿佛当年82名顶天立地的铁血战士。

而在纪念园的千里之外,第八十二集团军某合成旅“刘老庄连”的营房门前,有一棵名为“八十二棵松”的松树,它身姿挺拔,与纪念园内的82棵青松一模一样。

“每年3月18日,‘刘老庄连’的官兵都会回到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举行纪念活动。这棵松树是4年前连队官兵代表参加纪念活动时,专门从纪念园带回连队的。”“刘老庄连”政治指导员戴天骄说,连队的官兵们看着这棵松树就像看着自己,看着松树不断成长,就仿佛“刘老庄连”用生命和热血诠释的抗战精神得到了具象化的体现。

为了让如同“八十二棵松”般的连队官兵茁壮成长、续写荣光,“刘老庄连”继承先烈遗志,坚持新兵入连先授予入连战号、老兵退伍先向战旗报告、点名考核先喊连魂连训;深化理论学习、强化军事训练、培塑血性胆气,每年依据军事比武成绩、工作训练表现等评选出10名“政治信仰坚定、军事素质过硬、战斗精神顽强、作风纪律严明”的“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

而作为一支以战斗发生地命名的连队,“刘老庄连”一直保存着一个特殊的传统,连队里一直有刘老庄籍战士。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连队服役过的刘老庄籍战士已有170名。

有魂的部队才会更有战斗力,才会不辱使命、闪耀荣光。“刘老庄连”连长朱明朝表示,在“刘老庄连”的精神影响下,连队官兵有着不同于其他连队的精神面貌,他们以进入这支光荣的连队而自豪,在练兵备战上当先锋、打头阵,用实际行动诠释“刘老庄连”的忠诚勇敢和血性担当。

时光流转82载。这支英雄的连队依然冲锋在为国为民的第一线,出色完成了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国际维和、2023年京津冀抗洪救灾等重大任务。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作为十个英模方队之一的“刘老庄连”光荣受阅。连队战旗两次接受党和人民检阅。连队被陆军表彰为“四铁”先进单位,连队党支部被战区陆军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进入新时代,连队连续4年立功,15次受到集团军以上表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刘老庄连”宿舍楼前那棵“八十二棵松”上时,每一片针叶都仿佛是被点亮的金箔,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闪烁着生命与信念交融的光芒。

新生的嫩绿在枝头萌发,与千里之外历经风雨的苍翠重叠,无声地传递着坚韧与忠诚。风过林梢,那沙沙的低语,仿佛是先辈们永不消逝的叮咛,见证着后辈的坚守,守护着后辈的晨昏。

■记 者 蔡雨萌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