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资讯列表

资讯列表

    栗毓美的治黄新方法

    栗毓美的治黄新方法

    栗毓美(1778—1840年),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又号箕山,山西省浑源县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考授河南知县。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2-04-03


    淮河美丽的传说

    淮河美丽的传说

    传说上古淮安有座“不止山”(现钵池山),称其为山却看不见山,是道家修炼的七十二洞天的仙山之一。青山绿水、巍峨俊秀、鸟语花香、百兽争舞,登上山顶就是南天门;山脚下...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叶二三;更新日期:2022-04-03


    蒋志平的“落叶归根”——纪念蒋志平先生逝世五周年

    蒋志平的“落叶归根”——纪念蒋志平先生逝世五周年

    蒋老人老心不老,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善举,和他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的精神,让戴宗宝十分敬佩,在自己珍藏的雨花石上雕刻了老寿星,赠送给蒋老,祝老人家健康长寿。蒋老很...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2-04-03


    朱昊祺——那条河

    朱昊祺——那条河

    河中有荷,花期漫长,花儿立于叶间,柔美清雅。遥想她们于月华下,枕着纤云,伴着蛙鸣、蝉声,渐入梦境。秋意渐浓,时间如水流淌,荷花落尽,荷叶兀自绿着,别有雅趣。...

    来源:网络;作者:朱昊祺;更新日期:2022-04-03


    郭虎——湖边低语

    郭虎——湖边低语

    ...

    来源:网络;作者:郭虎;更新日期:2022-04-03


    杨士琦杨士晟兄弟对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的贡献

    杨士琦杨士晟兄弟对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的贡献

    在中国早期铁路建设史上,泗州梁集(今属盱眙)杨士琦、杨士晟兄弟功不可没。...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王泽强;更新日期:2022-03-27


    华中印钞二厂和圆明寺

    华中印钞二厂和圆明寺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华中分局进驻淮安城内东南江苏省立第九中学。12月,华中银行按上级命令以盐阜、淮南、淮北、大江各印钞厂以及设在宝应安丰乡地下造纸厂、铁工...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高建平;更新日期:2022-03-27


    周恩来安排全国寻找治疗“老慢支”方法,引出了一段——盱眙野马追传奇

    周恩来安排全国寻找治疗“老慢支”方法,引出了一段——盱眙野马追传奇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20世纪7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全国开展大规模寻找治疗“老慢支”有效方法的科研攻关工作,经过医药工作者的努...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2-03-20


    从淮阴走出去的教育家胡绍祖

    从淮阴走出去的教育家胡绍祖

    2006年7月21日,胡绍祖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胡绍祖的表弟汪振汉曾为胡绍祖百年纪念文集撰联——“睹破国河山燃抗倭怒火由淮阴奔延安誓志革命终成社会中坚;书激...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2-02-27


    淮安历史上的大地震

    淮安历史上的大地震

    他还特别记录了全国性大地震中的“淮凤地震”,称淮安同日地震,声若雷吼,行人如立于洪涛中。安东(今淮安市涟水县)城墙、官衙与民房一并倒塌,地面开裂出水,全城浸入深...

    来源:淮安区报;作者:王卫华;更新日期:2021-12-30


    老照片里的治淮故事

    老照片里的治淮故事

    淮河,曾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是新中国成立后治理的第一条大河。淮安广大干部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持续不断、艰苦卓绝的治淮水利工程建设...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1-12-23


    纪录片《红色医生——新四军卫生工作的故事》在央视开播

    纪录片《红色医生——新四军卫生工作的故事》在央视开播

    近日,纪录片《红色医生——新四军卫生工作的故事》首播仪式在淮安盱眙黄花塘新四军文化园举行。这是国内首部反映新四军卫生工作的纪录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

    来源:健康江苏;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1-12-16


    红色故事:战地旌旗红,热血铸医魂

    红色故事:战地旌旗红,热血铸医魂

    在血与火的岁月里,有一支不惧生死、英勇无畏的队伍:他们深入基层,进行卫生教育,开展防病工作;他们不怕牺牲,在枪林弹雨的火线上救治伤员;他们赤忱为民,帮根据地群众...

    来源:健康江苏;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1-12-16


    从淮安走出去的华中建设大学

    从淮安走出去的华中建设大学

    77年前的11月,也是在盱眙,一所革命型的大学——华中建设大学正在孕育。1945年5月,华中建设大学正式开学。在时局多变、战火纷飞、校址数迁和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1-11-16


    平桥潘埙祠堂

    平桥潘埙祠堂

    享堂,就是供奉墓主灵牌的地方。辞书中解释为“以其为祭享所在,故曰享堂”。潘埙享堂又称潘埙祠堂,原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平桥镇九洞村,是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对潘埙进行谕祭谕...

    来源:网络;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1-11-14


    龙窝的传说及形成

    龙窝的传说及形成

    龙窝在现清江浦区宁连高速公路东侧、钵池供电站北侧,大约一百多亩地面积。在1949年以前,这里是淮安名刹景会寺的田产,清江浦辖区没有东扩前,这里是楚州区(今淮安区...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杨海林;更新日期:2021-10-10


    清江浦铜元局钩沉

    清江浦铜元局钩沉

    光绪三十年三月(1904年5月),漕运总督陆元鼎以“江北清淮一带制钱缺乏,银价日减官民交困”为由,奏请在清江浦仁义洼运河北岸购地设局制造铜元。获准后,所成立的是...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1-10-10


    新四军经典战役——两淮战役

    新四军经典战役——两淮战役

    近日,记者邀请市委党史工办资料处处长成静来到淮安党史陈列馆,共同追寻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部队在淮阴、淮安地区对日伪军展开的反攻作战。一张张两淮战役...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1-10-08


    记录淮安历史的私修方志

    记录淮安历史的私修方志

    古代地方志有官修和私修的区别,各自有着不同的成书特色。明清时代中央政府曾经多次下令督促各地地方官编修地方志,同时还常常提供“方志”的编纂体例,淮安历代的府志、州...

    来源:网络;作者:罗 志;更新日期:2021-09-26


    无名英烈长眠淮安73载,百姓跨城为25烈士寻亲

    无名英烈长眠淮安73载,百姓跨城为25烈士寻亲

    中秋节前夕,洪泽区三河镇、洪泽区新四军研究会、淮宝历史研究会等6名寻访代表前往盐城滨海县,看望94岁独腿新四军老战士王玉恩及烈士王长楼、杨必抗亲属。老战士王玉恩...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1-09-24


共293记录  当前11/15页  20/页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