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淮安区车桥镇馄饨街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然而岁月流转,老街渐渐褪去了往日光彩。近期,车桥镇秉持“改造一条街,温暖一个镇”的初心,启动馄饨街改造工程,馄饨街旧貌换新颜。
车桥镇部分雨水、污水管道因建成年代久远,出现损坏、堵塞甚至塌陷问题。镇党委秉持“民生痛点就是改革发力点”的理念,开展管网检测、清淤及修缮工作,同步推进主要道路改造,采取“分段施工、错峰作业”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既保留馄饨街的老街韵味,又提升通行舒适度。如今的馄饨街,雨水、污水实现分流,崭新的石板路替代了昔日的“坑洼路”,通行条件显著改善。
改造绝非简单的“涂脂抹粉”,而是对文化基因的深度激活。车桥镇开展“净美街巷”专项行动,拆除涧河附近违建房屋,对周边建筑环境实施提档升级,既保留了沿街店铺的烟火气,又为古街注入了几分时尚感。同时,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每日组织保洁人员清理路面、整治乱堆乱放,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宣传推广。如今,馄饨街不仅成为游客青睐的打卡地,更化作车桥人共同的“乡愁记忆”。人气的聚集带动了街边商户营收增长,周边商铺活力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车桥商贸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了“一碗馄饨富一方”。
车桥镇创新“共治共享”模式,组建由人大代表、商户代表、居民代表构成的“议事团”。“议事团”成员开展“每周一巡”活动,通过“板凳会议”“日访民情”等形式,协调解决道路与管网改造中的各类纠纷。人大代表化身“移动调解站”,化解商户与施工方因施工产生的矛盾。“改造不能由政府唱独角戏,得让群众当导演。”这种“政府引领、群众主导、代表助力”的模式,让改造方案赢得了广泛认同与支持,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合力。
如今,青石板路再映月光,馄饨的鲜香与咖啡的醇香在街巷间交织飘荡。车桥镇馄饨街以温暖的姿态,在守护中延续记忆,在重生中焕发新机,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篇章。
■通讯员 杜 聪
下一篇:市领导到清江浦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