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近年来,淮阴区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执行省、市推进司法惠民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淮阴区情,树牢“群众思维”,办好“法律集市”,切实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扩展服务内容。“线下+线上”广泛征求群众建议,轮动式开展“法律集市”工作。通过各地司法所,利用辖区村委会每月10日召开党群议事会契机,征求群众的法律需求及意见。在“淮阴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法律集市”如何“接地气”,在线求答案啦!》,与线上网友互动,增强“法律集市”知晓度,共收集群众各类反馈意见100余条。根据群众反馈,轮动推出相关主题的“法律集市”活动。
以专业服务为导向,优化服务质量。以全区“一盘棋”的思想,构建“1个中心+13个辐射点”的机制,以局各科室为中心,13家司法所为辐射点,设立专项小组。优选法律顾问、法律援助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法律志愿者组成“法律集市”服务团,根据收集的当地群众实际法律需求,灵活调配法律服务团队,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提升服务体验。今年春节前,在王家营街道、三树镇等地的人流密集处设立“法律集市”;3月,结合学雷锋日,渔沟镇“法律集市”与公益行动联动;4月,长江路街道“法律集市”进小区、“法律集市”赶马头镇大集,现场答疑解惑,效果显著;5月,“法律集市”设在洪泽湖畔,为螃蟹养殖户排忧解难;6月,开展“法律集市”进夜市活动,以“法治护航青春·筑梦未来”为主题,通过知名IP“韩小帅”直播间开展线上说法,并在线下开设普法加油站,逐步提升“法律集市”知晓度。
以扎根基层为导向,扩大服务范围。持续深化“群众难题现场解”的服务内核,确保法律服务直达基层群众。“法律集市”从乡镇集市开到洪泽湖畔,从赶大集到进夜市,通过综合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办理、矛盾调解等服务,不断夯实服务的精准度。截至目前,累计解答群众法律问题近500个。
■通讯员 安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