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洪泽区政协以基层协商为笔书写履职为民新篇章

洪泽区政协以基层协商为笔书写履职为民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5-07-04 11:28  关注度:238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从八里社区“银发关怀”,到蒋坝镇“龙虾夜市”;从岔河镇“塘边房”污水治理,到“码上议事”的常态长效,近年来,洪泽区政协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为切入点,探索出一条“脚底沾泥、指尖连心”的基层协商新路径,用“面对面”的诚意、“实打实”的举措,生动诠释了基层政协组织如何将作风建设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硬核成果”。

从八里社区“银发关怀”,到蒋坝镇“龙虾夜市”;从岔河镇“塘边房”污水治理,到“码上议事”的常态长效,近年来,洪泽区政协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为切入点,探索出一条“脚底沾泥、指尖连心”的基层协商新路径,用“面对面”的诚意、“实打实”的举措,生动诠释了基层政协组织如何将作风建设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硬核成果”。

以“面对面”起题,让协商回归“群众本位”

洪泽区政协将“密切联系群众”融入协商实践,坚持“协商议题从群众中来,协商过程到群众中去”。在八里社区议事现场,政协委员与基层干部、居民代表围坐一堂,围绕“7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80岁以上老人免费洗衣”等民生小事展开协商。这种“零距离”的议事方式,既避免了“隔空喊话”的形式主义,更让协商成果沾满“泥土味”。八里社区依托毗邻洪泽食品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成立劳务公司,壮大集体经济,用“经济托底”实现“服务为民”,生动诠释了“协商为民”的深层逻辑。

以“码上议”赋能,让协商搭上“数字快车”

“码上议事”不是“键盘议事”,而是作风转变的“试金石”。洪泽区政协将线上平台与线下调研深度融合,既通过“扫码议事”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更坚持“脚步向下”深入基层一线。在蒋坝镇旅游旺季延续的协商中,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基层干部围绕“龙虾夜市”主题,在线上线下结合的热烈讨论中形成共识:主推晚餐和宵夜时段,激活古镇夜晚经济。如今,协商成果已转化为蒋坝镇“龙虾夜市”的火热场景,游客停留时间延长,餐饮、住宿等产业联动发展,这正是“码上议事”与“脚底调研”双向发力的生动写照。

以“解难题”破局,让协商成为“治理利器”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关键看能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岔河镇“塘边房”污水治理难题,曾因历史遗留问题久拖不决。洪泽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协商会,通过“现场看、群众说、部门办”的方式,推动全镇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零投诉”落地。4.2公里污水管道铺设、120余户群众生活污水被纳入规范处置,不仅让岔河镇“塘边房”群众告别异味困扰,更以“小切口”推动全镇污水治理能力“大提升”。这一案例证明,基层协商既是作风建设的“练兵场”,更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

以“抓长效”固本,让协商注入“制度动能”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基层协商更需久久为功。洪泽区政协通过“三个坚持”构建长效机制:坚持议题征集精准化,聚焦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提质、生态治理增效等群众关切;坚持协商议事常态化,依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码上议事”平台等载体,将基层协商具体化、长效化,推动协商从“一时一地”走向“随时随地”;坚持成果转化实效化,建立协商成果跟踪督办机制,确保“议有结果、办有回音”。这种“制度+技术”的双重赋能,让基层协商从“新鲜事”变成“日常事”,从“软任务”变成“硬落实”。

从“面对面”协商到“码上议”赋能,从民生小事破题到乡村治理提质,洪泽区政协正以基层协商为笔、以作风转变为墨,书写新时代履职为民的“洪泽答卷”。

■通讯员 洋 军 铁 民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