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承载淮安记忆,传承城市文脉,淮安已有33处地名入选省级文化遗产

承载淮安记忆,传承城市文脉,淮安已有33处地名入选省级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24-11-27 10:04  关注度:802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日前,2024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正式对外公布,淮安共有11处地名文化遗产榜上有名。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从2022年江苏省开始评定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以来,我市已有33处地名入选,涵盖古城地名,古镇地名,古村落,路、街、巷(里、弄、坊)地名,古桥梁地名,港口或古渡口、古码头地名,以及水利枢纽或闸坝地名。

淮海晚报讯:日前,2024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正式对外公布,淮安共有11处地名文化遗产榜上有名。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从2022年江苏省开始评定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以来,我市已有33处地名入选,涵盖古城地名,古镇地名,古村落,路、街、巷(里、弄、坊)地名,古桥梁地名,港口或古渡口、古码头地名,以及水利枢纽或闸坝地名。

地名文化是地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的总和。一个地名承载着一方的历史记忆,一个地名“照亮”着游子回家的路。根据江苏省民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江苏省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办法(试行)》有关要求,从2022年开始,全省范围内开展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市民政部门以此为契机,多维度推进地名文化品牌建设,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资源,逐级筛选评定出一批文化内涵丰富、传承价值高、知名度广的地名。通过3年的省级评定,目前我市已有省级古城地名3个:淮安、淮阴、清江浦;古镇地名6个:河下、平桥、马头、渔沟、蒋坝、高沟;古村落2个:青莲岗、龟山;路、街、巷(里、弄、坊)地名10个:淮安区的府学街、驸马巷、东长街、老西门大街,淮阴区的高堰老街、安澜大街、中市街,清江浦区的都天庙街,洪泽区的蒋坝老街,盱眙县的宣化街;古桥梁地名1个:清江浦区若飞桥;港口或古渡口、古码头地名3个:淮安区的平桥渡,淮阴区的王家营渡口,清江浦区的臧家码头;水利枢纽或闸坝地名8个:淮安区的古末口、北辰堰、板闸,淮阴区的高家堰、双金闸、古清口、天妃坝,清江浦区的清江大闸。

在挖掘保护好地名文化遗产的同时,我市编制完成《淮安市城区地名规划(2021—2035年)》和《中心城区历史地名保护规划》,活化运用一批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传承价值高的老地名。近年来,已复活运用“志龄路”“冠廷路”“砖井路”等历史地名。此外,开展标准地名词典、标准地名志(录)编撰工作,丰富地名工具书,满足社会各界对地名图书的需求。

古城地名3个

淮安、淮阴、清江浦

古镇地名6个

河下、平桥、马头、渔沟、蒋坝、高沟

古村落2个

青莲岗、龟山

路、街、巷(里、弄、坊)地名10个

淮安区的府学街、驸马巷、东长街、老西门大街,淮阴区的高堰老街、安澜大街、中市街,清江浦区的都天庙街,洪泽区的蒋坝老街,盱眙县的宣化街

古桥梁地名1个

清江浦区若飞桥

港口或古渡口、古码头地名3个

淮安区的平桥渡,淮阴区的王家营渡口,清江浦区的臧家码头

水利枢纽或闸坝地名8个

淮安区的古末口、北辰堰、板闸,淮阴区的高家堰、双金闸、古清口、天妃坝,清江浦区的清江大闸

■融媒体记者 何剑峰,通讯员 孙银凤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