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位于淮安区关天培路的李秀(化名)父母家中,只见室内整洁、清爽,很难想象这里住着两位失能的耄耋老人。“长护险政策为我们带来福音,让失能的父母得到专业护理,我的生活也不再一团乱了。”日前,年过花甲的李秀激动地说。
长护险致力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中华保险淮安中心支公司是淮安区开展长护险试点的承保机构。该公司加强多方联动,扩大长护险覆盖面,确保政策有序实施、有效落地,切实缓解失能人员的照护难题。
日前,李秀的父母安详地躺在床上,淮安天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专业护理人员、“80后”小宋正为李秀母亲修脚。“这个政策真好。小宋不嫌脏,精心照顾我的父母,我们还不花什么费用。”李秀满意地说。
“我因为身上多处骨折导致偏瘫,70岁的儿子因脑梗导致偏瘫,我们母子生活都不能自理。多亏有了长护险,专业人员隔几天就为我们提供护理服务,解决了保姆不能全面、专业照顾的问题。”近日,淮安区90岁的潘珍(化名)老人说着,流下了泪水。
上述两幕是实施长护险政策的生动缩影。据介绍,目前,淮安区已有196名失能人员享受长护险待遇,缓解了失能人员的照护难题。
“按照公司要求,每名失能人员每月护理10次,每次服务时长不少于一个半小时。为保证服务质量,一次服务项目不超过8个。”小宋说,因为要护理李秀父母两位老人,这是她本月第16次来了。每次来,她都尽力做好护理工作,包括洗头、面部清洁、协助如厕、量血压、活动关节等。
“长护险目前试点的保障对象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中的失能人员,由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康复护理等29个项目,服务全面、周到、暖心;参保费用由长护险基金和地方财政支付,本人每年缴费金额为10元,从个人职工医保账户扣除,真正从经济和照护两方面减轻了失能人员的家庭负担。”中华保险淮安中心支公司长护险项目负责人秦加安介绍。
目前,中华保险淮安中心支公司配合地方医保部门,对接淮安区18家专业护理机构,多方联动,为失能人员及家庭织就防护网。
记者注意到,护理人员服务规范。他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为失能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随身携带长护险服务联系监督卡,并按照公司要求,做好每次服务时长和服务内容的记录。同时,通过手机上的“长护险”App打卡、上传现场服务照片等资料。
“这是为了加强对失能人员护理质量的监督。”秦加安说,中华保险淮安中心支公司联合相关单位,督促护理机构在每名失能人员家中的显著位置放置长护险服务监督联系卡等,方便医保部门、保险公司、服务单位等多方联合监督,切实保证每名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为失能人员提供更好、更专业、更周到的服务。
中华保险淮安中心支公司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兼顾政策实施成效。该公司依托专业团队,做好评估,不定期开展跟踪调查回访工作,对失能人员状况进行摸排,目前回访率近85%,满意度达98%。同时,及时反馈回访结果,提升政策普惠质量,让长护险真正惠及有需要的家庭。
■融媒体记者 杨春阳 钱润宇 通讯员 开 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