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去年以来,清江浦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室示范点建设,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积极探索。
去年11月,清江浦区在全区镇(街)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且运行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全市率先在社区层面启动社会工作室示范点建设,首批示范点涉及花街社区、健康路社区、富强社区等14个社区。该区将社区社会工作室示范点建设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出台《淮安市清江浦区实施“五社联动”助力基层“融治理”的工作方案》,其中对社会工作室建设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在财政上设立专项资金,按照每名社工7万元的标准保证工资待遇,投入20万元用于培训、督导、案例建设等智力支撑活动。相关社区按照社会工作室硬件标准配备办公室及办公设施,并提供活动场地。为提高社会工作室服务能力和水平,清江浦区组建社工专家团队,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跟进指导和督导评价。此外,建立健全社会工作室管理制度和业务考核评价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社工人员能够认真履行职责,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各社会工作室根据社区发展特点和社区居民需求,以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和低保家庭等为重点,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开展社区照顾、社区融入、就业辅导、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安全教育、能力提升、关系调适和资源链接等方面服务,推进社区社会服务专业化、精准化、精细化。同时,发挥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上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推进“五社联动”。
社会工作室示范点建设工作开展半年多来,清江浦区14个社会工作室累计开展活动86场,招募志愿者320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5个,举办各类社区教育培训28场,开展个案服务230人次,组织小组工作活动90场(单元),开展日常探访服务2800余人次。
■通讯员 徐亚洲 王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