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2023年以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研发激励、企业培育、成果转化、科技招商”四大攻坚行动,科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据统计,去年该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7.5%、全市最高,净增高企28家、创历年新高。
聚焦研发能力提升,培育创新主体。大力实施“小升高”科技计划,完成市高企培育入库24家;有效期内高企数达142家,净增28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1项;入选市创新型领军企业14家。
搭建创新载体,打造区域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高地、科技产业高地引领和推动经开区“科技创新活力区”建设,打造科教产业园“创新之核”。围绕“3+N”重点产业发展,持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发挥平台对企业科技研发能力的支撑作用。顺海科技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芯汇众创空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汉邦科技和顺海科技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
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借助省产学研大会、苏北五市对接会等平台,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对接,形成合作。威博液压获批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立项,庆鼎精密电子、科环新材料等5家企业获批市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立项,获批数全市第一。
强化科技招商,提供科技创新源头活水。开展科技招商活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招引力度,举办“深圳科技招商推介会”。注重招商信息的收集研判,加强全区科技型项目招引统筹协调,全年新签约项目48个。
■融媒体记者 杭卫东 唐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