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晚报讯:当下,各种社交聊天软件、相亲APP盛行,虽然给大众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但是网络毕竟是虚拟世界,对方真正的身份信息无法准确判断。因此在网络平台上结识“有缘人”时,要仔细甄别对方的个人信息,特别是当对方向你提出各种涉及金钱往来的请求时,更要提高警惕,切勿掉进诈骗陷阱。近日,清江浦区法院法官以案说法,公布数起常见网络诈骗案例,教你在网上如何甄别“有缘人”。
●相亲平台交友信息要核实
2020年12月,1987年出生的严某某在某相亲平台APP注册了账号,隐瞒了自己已婚已育的情况,谎称自己是未婚“90后”,并伪造本科学历和护士身份。随后,严某某在该相亲平台结识了被害人徐某某。在两人相处过程中,严某某以其父亲要发工人工资、生病住院等理由,先后两次骗取徐某某钱款共计22000元。徐某某在发现被骗后,将严某某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严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被告人严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法官提醒:快节奏的生活缩小了交际圈,也缩短了交际时间。很多人会借助网络相亲平台寻找人生伴侣。在这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审慎态度,认真核实对方的交友信息,不要被一时的幸福冲昏头脑。
●社交软件交友切勿轻信他人
2020年6月至11月期间,张某某谎称其系某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通过社交软件与多名女性被害人结识并交往,取得对方信任后,以借钱、做手术、考驾照、帮忙预约九价HPV疫苗等理由,先后骗取5名被害人钱款共计3845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被告人张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罚金人民币10000元。
法官提醒:网上交友陷阱多,一定要慎之又慎。上网与他人交往时一定要有戒备之心,尤其是年轻女性,切勿轻信他人。
●树立正确恋爱交友观
2020年6月至9月期间,被告人孙某利用某交友APP、微信、QQ等聊天工具,在网络上冒充女性,与不特定的男性进行暧昧聊天,以可以“开房”“见面”为诱饵,向对方索要奶茶钱、开房费、嫖资、保证金等费用,骗取10名被害人钱财共计人民币9000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孙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被告人孙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责令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
法官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交友应树立正确恋爱交友观,在相亲交友时正确选择相亲渠道,严守道德和法律底线,否则最终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网络交友时转账需谨慎
2019年7月,被告人李某某在网上购买了微信账号,取昵称“软萌萝莉”,并从网上下载美女照片作为头像,冒充女性进行网络推广,诱使不特定男青年添加其为好友,后通过微信聊天,以“恋爱交友”骗取对方好感,进而以过生日等名义,要求对方发红包、转账来表达“爱意”,先后骗取3名被害人财物,共计人民币8000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电信网络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被告人李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
法官提醒:网络交友在年轻人群体中非常普遍,但是你并不知道网络的另一端与你谈情说爱的会是什么样的人。不要轻易相信网络那端尚不熟悉的人,更不要隔空将财物转给他人。
■融媒体记者 王磊,通讯员 王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