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以来,涟水县秉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锚定“四最”营商环境建设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专项行动,推动涉企诉求“未诉先办”,助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质增效。
“原料不仅实现‘一站式’高效通关,而且抵达港口后还享有快速送达服务,让我们的运营成本直接降低30%,企业的发展活力得到明显提升。”近日,在谈及涟水县交通运输部门为企业量身打造的物流降本方案时,巨石集团淮安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言辞中充满赞许。
据了解,巨石集团淮安有限公司的生产原料叶蜡石,通过海河联运“一站式”抵达红日港后,便会由港口提供的电车进行短驳,无缝衔接地运往涟水县巨石玻纤基地,从而实现末端“零成本”运输。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能够为经济发展“舒筋活血”。涟水县充分发挥综合交通优势,建立物流偏好型企业动态台账,精准掌握企业的运输需求与瓶颈问题,从而为企业“量体裁衣”,制定专属运输方案。同时,积极推动淮安港与红日港集装箱业务一体化运营,实现多式联运“零的突破”,带动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20%至45%。在末端配送环节,创新推广“公路短驳+免费送达”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以往运输环节多、费用高等问题,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截至目前,该县已有20余家企业采用多式联运模式,月发货量近1000标箱,年货运量有望突破2万标箱。这一物流体系的持续壮大,正有力支撑全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利于将“枢纽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
围绕企业生产关键要素,涟水县创新举措,强化保障,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企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针对企业资金需求,依托“信易贷”平台,搭建银企对接桥梁,帮助企业更快获得融资授信,切实缓解“融资难”“融资慢”问题。在人才供给方面,通过举办“广场专场”“镇街专场”“商超专场”等多样化招聘活动,并结合分类培训,精准匹配企业用工需求,显著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成本降下去,信心提上来。在低物流成本、低要素成本的综合优势吸引下,一批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扎根成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江苏纯粒食品有限公司因厂区规划调整急需变更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5项证照信息,恰逢合作单位即将前来验厂签约,企业焦急万分。得知该情况后,当天,涟水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一站式”服务,梳理形成“一照三证一码”办理清单,并指导企业准备材料,将原本需要多次办理的事项整合为一次办结,企业在3个工作日内就取得了所有变更后的证照。
涟水县升级打造“涟快办”4.0政务服务品牌,构建“极简审批+数字赋能+精准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不断跑出“加速度”。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部门数据共享与政策集成,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材料平均精简62.7%、承诺时限压缩71%。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服务措施,通过“跨域通办”“免申即享”等机制,实现80%以上事项“零跑腿”,企业和群众办事跑动次数下降75%。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涟水县在推行“极简申报、极速审批、极优服务”的“三极”服务模式基础上,通过流程再造将审批中的受理、审核、审批、发证4个环节整合为1个环节,实现简单事项即时“秒批”。在全市首创“零跑腿”办结项目“五证联发”机制,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缩短60%以上。 审批提速的背后,是涟水县刀刃向内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的生动实践。该县通过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体验活动,实现22项高频事项和部门及镇街领导“两个全覆盖”,推进各级领导带头学业务、熟流程,通过“亲身办、陪同办、坐窗办”3种体验形式,查纠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及时查缺补漏、优化整改,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目前,该县已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体验活动9场,发现并解决问题13个。
江苏柯德展示道具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因门口道路移除花坛导致路面坑洼,影响施工车辆通行。企业向负责“一对一”服务的涟水经济开发区专员反映后,该专员立即联系住建部门,第二天就完成了道路沥青铺设,保障了项目进度,赢得该公司点赞。 涟水县在市级机关挂钩县区营商服务专员制度的基础上,从22个涉企服务部门中精选出44名业务水平高、沟通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骨干人员担任营商服务专员,让服务更具专业性。同时,通过建立“一对一”挂钩服务机制,让营商专员化身企业诉求“直通车”,实现“企业吹哨,专员报到”,推动服务向精准化、精细化升级。 服务质量是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涟水县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厚植近悦远来的投资兴业热土,努力实现“日常无事不扰,服务无处不在”。 在执法检查方面,涟水县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制定联合检查事项清单,通过“综合查一次”模式,最大限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努力杜绝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整合制定联合检查任务后,联合检查次数同比减少36.67%,被检查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减少67.2%。严格执行入企检查备案制度,持续规范入企检查行为。全面落实包容审慎执法“三张清单”,柔性执法实现该县行政执法单位全覆盖。 为更好满足企业诉求,涟水县强化源头治理,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举一反三,推动由解决“一个问题”向化解“一类问题”转变,并通过完善政策、优化机制、加强监管等方式,推动12345工作从“接诉即办”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深化,形成服务为民的长效机制。该县还将传统的党政亲商会升级为服务企业工作交流会,通过通报涉企检查处罚情况和正反典型案例,听取12345涉企诉求办理情况,跨部门会办项目建设难题,合力推动涉企服务全方位提升。在此过程中,企业无需参会,将全部精力投入生产,把责任压在政府部门服务端。 厚植营商沃土,终得枝繁叶茂。在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下,一个个项目落地扎根、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茁壮成长,安东大地处处涌动着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涟水县地区生产总值4年连跨3个百亿台阶,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优秀县。 站在新的起点,涟水县将始终践行服务响应“秒级化”、政策落地“颗粒化”、问题解决“穿透化”的“三化”标准,以绣花功夫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更多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记 者 刘 华 杨丹丹,通讯员 尹昱博 杨 帅 董林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