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涟水县岔庙镇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一个绿色的身影每天都会准时出现。这个人叫徐艇,是涟水县邮政分公司的一名投递员,也是第六届淮安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这位退役军人,17年如一日,用双脚丈量着近80公里的邮路,用真心服务沿途百姓,他的故事如邮车上的绿灯,温暖而明亮,照亮了乡亲们的心田。
近日,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送到徐艇手中。信是岔庙镇夜合村村委会寄来的,字里行间满是对徐艇为村里老年客户代取快递这一热心服务的感激之情。
夜合村是岔庙镇最偏远的村庄,距离镇快递自提点有十几公里。村里居住的多是老年人,他们腿脚不便,取快递成了一个费时费力的难题。这一切,徐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去年9月,他主动找到村委会,建了一个微信群,与村民们约定:每天中午12点前,大家把取件码发到群里,他会在镇上的快递自提点挨个代取,然后集中送到村委会或村小超市。
“今天25件包裹,群里都发了领取信息。”不久前的一天下午,在夜合村小超市,徐艇一边熟练地跟老板交接快递,一边念叨着。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都会准时准点送上一趟。村卫生室的吴医生对此感触颇深:“徐艇不光送报纸,现在连我的快递都包了,真是帮了大忙!”截至今年7月20日,徐艇已经为村里代取了10000多件快递。每一件包裹里,都藏着他为乡亲们跑腿的热心肠,也让村里老人取快递这件“烦心事”,变成了“顺心事”。
从2008年退役后投身投递工作,经过多年奔波,徐艇对投递区域的情况了如指掌,哪家住在哪条巷、哪户订了报纸,都记得清清楚楚。他送的邮件、快递从未出过差错。
曹同学的录取通知书地址模糊,徐艇顶着高温寻遍七万人的乡镇,终于找到曹同学;农妇家失火,他拎起灭火器就冲进火海,在烟熏火燎中抢下百姓的家当;投递路上捡到一个钱包,归班后,他第一时间上交,在警察帮助下找到失主,将钱包归还……那些挂在墙上的“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助人为乐”锦旗,是他日常工作的见证。
如今,徐艇的邮车还在乡间小路上跑着,车里装的不只是报纸、快递,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信任。他用17年的坚守诠释了在平凡岗位上持之以恒,用心为百姓做事,就是最动人的担当。
■记者 徐薇 通讯员 孙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