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创作100多条短视频,完成100多场直播,收获31.5万个点赞和2.3万粉丝,网络曝光量超700万人次
在洪泽区岔河镇江淮社区,有这样一位会计,她在一年时间里创作了100多条短视频,完成了100多场直播,收获了31.5万个点赞和2.3万粉丝,实现网络曝光量700多万人次……她就是淮安市乡村振兴“红色主播”、洪泽区文旅推荐官庄稳。她用短视频改写了传统基层工作的叙事方式,在洪泽湖畔绘就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河南姑娘的洪泽情缘
庄稳2007年从河南郑州嫁到洪泽。2019年,她毅然辞去洪泽城区待遇颇丰的工作到岔河镇任职,这个决定背后,是其军人丈夫16年戍边留下的照顾家庭的重担。婆婆住院期间,她连续30多天在病床与办公桌间奔波,夜晚蜷缩在医院躺椅上的身影,成为她获得“洪泽区最美家庭”荣誉证书的生动注脚。
到岔河镇任职后,庄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看到洪泽有很多优质农产品,便萌发了上网推荐的念头。“这里既有让我一见钟情的白马湖风光,又有岔河大米、蒋坝鱼圆这样的舌尖上的美味,我要让更多人都看见洪泽的美好。”庄稳说。正是这份对“第二故乡”的热爱,成为她扎根基层的动力。丈夫退役后,也追随她的脚步扎根基层,成为她在乡村振兴战线上的战友。
短视频里的基层治理新实践
庄稳的抖音名为“豫见洪泽”,她很善于把政策条文转化为鲜活的视频。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内,一条15秒的短视频创造了63.5万次的播放奇迹——身着粉红外套的庄稳字正腔圆地讲解:“职工医保余额可代缴家人医保……”仅这一条实用视频为她吸引了5000多名新粉丝。如今,她的抖音账号已成为当地老百姓办事的“云指南”。
当外出务工人员请她拍摄留守父母时,庄稳不辞辛劳地上门进行拍摄。镜头里,老人反复叮嘱子女“在外安心”的画面,让直播间里的众多游子泪目。这种数字时代的“电子家书”,既满足了留守老人及其子女的情感需求,也让基层干部成为新时代的“乡愁摆渡人”。
“红色主播”的“助农方法论”
从小生活在豫剧氛围里的庄稳,创新性地将《花木兰》唱段融入短视频创作中。伴随着“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经典唱段,视频里既展现了渔家姑娘的劳作场景,又展现出洪泽湖大闸蟹的肥美,这种“戏曲+特产”的混搭风格,让传统文艺形式成为促进农产品销售的载体。
作为洪泽区文旅推荐官,庄稳在抖音直播间里发布的岔河大米推介视频堪称“教科书”:先用“上过央视、拿过省金”树立权威,再用“白马湖乌土培育”讲述品质故事,最后以“软糯回甘”的味觉诱惑完成“临门一脚”。“权威背书+地理故事+感官体验”的“组合拳”,助她获得优秀助农大使、苏货新农人三等奖等荣誉。
“农村是无限美好的天地,更是梦想扎根的地方。”在庄稳的抖音作品里,每条15秒的短视频都是写给乡土的“情书”,每次直播都是城乡对话的“桥梁”,这些都成为新时代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融媒体记者 金海洋,通讯员 袁海明 王炳前
上一篇:无人快递车 “跑”进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