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企业群众“零跑腿”,高效办成“一件事”,“涟快办”3.0服务推动惠企便民“双提速”

企业群众“零跑腿”,高效办成“一件事”,“涟快办”3.0服务推动惠企便民“双提速”

发布时间: 2025-04-23 08:53  关注度:445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从“涟快办”1.0版出台“涟八条”实施意见、实体化运行投资项目代办中心,实现服务企业有求必应;到2.0版细化出台“涟八条”实施细则、“零跑腿”办结项目“五证联发”,实现服务企业、群众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再到3.0版全省率先打造12345政务热线“一企来办·涟快办”企业服务平台、优化营商六大环境,实现服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近年来,涟水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目标,锚定企业和群众需求,坚持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服务创新,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运行,让“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的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从“涟快办”1.0版出台“涟八条”实施意见、实体化运行投资项目代办中心,实现服务企业有求必应;到2.0版细化出台“涟八条”实施细则、“零跑腿”办结项目“五证联发”,实现服务企业、群众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再到3.0版全省率先打造12345政务热线“一企来办·涟快办”企业服务平台、优化营商六大环境,实现服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近年来,涟水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目标,锚定企业和群众需求,坚持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服务创新,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运行,让“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的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从“多头跑”到“一窗办”——重构政务服务“新生态”

“办事快多了,材料少多了。”近日,在涟水县高沟镇便民服务中心,企业主李女士拿着新领取的营业执照感叹道,以前开餐馆要跑市场监管、食药监、消防、城管等多个部门,光材料就得20多页,现在在“开办餐饮店一件事”窗口办,只需13份材料、半天就能搞定。

良好的办事体验,源自刀刃向内的“流程革命”。涟水县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关联事项“化零为整”,通过事项集成、智能审批、便利服务三大抓手,实现政务服务效率的飞跃。

集成化办事,让“一摞事”变“一件事”。依托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涟水县高效落实国定“一件事”33类、省定“一件事”22类、市级“一件事”98类清单,聚焦企业开办、新生儿出生、退休审批等高频场景,推动关联事项“打包办”。全省首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专区,将出生医学证明、落户、医保等8个事项集成办理,材料从14份锐减至1份,2万户家庭享受“出生即入户”便利,真正让民生大事“零跑腿”。

智能化审批,让“手动填”变“智能办”。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统一受理端,推广“苏服码”场景应用,打造AI小安“边说边办”服务体验区,群众通过语音交互即可完成复明手术申请、“个转企”、理发店准营等“一件事”办理,系统自动识别需求、填充表单,平均办理时间压缩58%。其中,“特定群体复明手术报销‘一件事’”入选江苏县域政务服务优秀案例,让“聊着天就把事办了”成为日常。

便利化服务,让“办不成”变“办得成”。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分类处置+闭环管理”,去年累计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1件,其中涉企31件、民生20件。该窗口以“拖不得、等不得、慢不得”的服务态度,成为政务服务的“兜底保障”。

得益于此,涟水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材料精简62.7%,承诺时限压缩71%,企业开办时限从法定10个工作日缩短至2小时。

从“现场办”到“云端办”——跑出智慧政务“加速度”

速度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涟水县大东镇钱某家庭因子女精神障碍、妻子无户口,生活陷入困境。对此,困难群众关爱帮扶“一件事”平台自动匹配低保、困境儿童补贴等政策,生成个性化帮扶方案。“残疾预警”模块触发残联评残流程,移动端同步推送材料清单和进度查询,实现“零跑动”。最终,该家庭每月获1495元补贴,小儿子完成残疾评定,妻子户口办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涟水政务服务平台依托21个部门数据共享、57项政策集成,将“人找政策”转为“云端智办”,彰显智慧政务效能。

需求响应“一线通”。依托12345政务热线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创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快速解题”的“一企来办·涟快办”企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诉接速办”机制,累计受理解决企业需求1300余件。开通“高效办成一件事”热线百科专席,提供专业人工帮办指导服务,实现企业、群众咨询、投诉“一号响应”,让服务需求“事事有回音”。

高频事项“一平台”。全市率先实现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全科受理无障碍。全科窗口人员通过“一账号登录”,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等30项基层高频事项,累计办件近1.6万件。“小平台”破解“多处跑、多系统登录”难题,全市“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现场会在涟水县召开,成为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样板间”。

奖补资金“免申享”。推行财政奖补集成服务,136项惠民惠企政策纳入“免申即享”专区,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键支付”。企业、群众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完成政策申报,办事环节精简58.37%,办理时限压缩58.60%,累计兑现资金超12亿元,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

从“能办事”到“办好事”——书写政务服务“民生情”

“我陪群众跑流程时发现,医保专业术语让不少人犯难,群众来办理业务时经常没有头绪。”近日,在一场“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中,涟水县医保窗口负责人林俐感触良多。通过角色转换、志愿帮办、延时服务等举措,涟水县将改革温度融入每个细节,让政务服务不仅有速度、更有质感。

“志愿红”点亮“涟快办”。涟水县组建“涟快办”志愿服务队,政务骨干、青年党员化身“大厅巡查员”“政策讲解员”“上门代办员”,提供引导咨询、材料预审、帮办代办服务。开设“政务大讲堂”12期,情景式模拟教学高频事项,以“强本领”提升“硬实力”,让办事群众感受“一对一”的贴心服务。

不打烊彰显“涟速度”。涟水县成立“不打烊”政务服务联盟,实施AB岗制度,推出“两午清零”57项、“节假日我在岗”20项、上门办理17项服务清单,实现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从工作日到节假日,从线上到线下,24小时“不断联、不断网、不打烊”的政务服务,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从“跑腿办”到“指尖办”,从“被动接”到“主动办”,涟水县政务服务改革的背后,是从“管理思维”到“服务思维”的深刻转变。企业、群众的“麻烦事”变为“顺心事”,展现的不仅是高效便捷的“涟水速度”,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温度。在政务服务的新征程上,涟水县正以改革创新为笔,书写着惠企便民的时代答卷。

■融媒体记者 刘 华 王 舒,通 讯 员 刘伯婷 王文芝 喻 敏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