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新村一区4栋楼前的车库墙面上,有一个由废铁圈、铁板、螺丝组装成的“古董”篮圈,陪伴了当地居民整整16年。每到周末,篮圈下总是聚集着很多打篮球的孩子。“时间不早了,明天再来玩吧,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知道了,奶奶再见!”每当夜幕降临,总有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贴心地提醒孩子们早点回家。
“最早在这个篮圈下打球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大学了。”今年73岁的陈岭笑着说,这个“古董”篮圈正是她和老伴在16年前装在墙上的。16年来,守护这个篮圈,看孩子们打球,已成为老人的习惯。
化工新村是老小区,16年前,小区里几乎没有体育设施。“以前,小区里的孩子每到周末会来到这块空地上玩耍,由于没有篮圈,他们只能拍球。”陈岭回忆说,当时,她心里挺不是滋味,于是和老伴一合计,决定为孩子们安装一个篮圈。陈岭夫妇于是自掏腰包从旧货摊上买了一些废旧材料,然后照着电视里篮圈的样子,自己动手焊接组装了这个篮圈,最后请师傅安装在墙上。就这样,这里终于有了篮圈,自此也成为小区里的孩子们最喜爱的乐园。
16年过去了,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化工新村的环境焕然一新,也有了小公园和健身场所。不过,这个小篮球场的人气却依旧很旺,每到周末总是人满为患,充满了欢声笑语。
“陈奶奶平日里就是个热心人,自打有了这个篮圈以后,她都快成为球场管理员了。”居民李女士笑着说,陈岭经常在场边看孩子们打球,天黑时还会提醒孩子们早些回家。一方面,她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另一方面,她不希望孩子们玩得太晚影响附近居民休息。“不能扰民,不然居民去社区反映,孩子们以后就打不了球了。”陈岭说,16年来,她对这片篮球场已经有了感情。邻居们告诉记者,夏天,陈岭会给孩子们买水,还把家里的凳子搬来给孩子们放衣服。外来车辆有时会停在这里,这时陈岭就会想办法让车主挪车。在陈岭的努力下,篮圈下不能停车已经成为居民的共识。
不久前,社区听说了老人和篮圈的故事,打算出资更换一个新的篮球框,可这一提议被陈岭婉拒了。“毕竟16年了,有感情了,舍不得。”陈岭说,每当看到这个篮圈,她就能想起那些曾经在这里打球的孩子们,这是她的美好回忆。
■融媒体记者 王磊,通讯员 毛凤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