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以每亩850斤、每年3月1日的水稻价格来结算土地出让金,确保群众不吃亏……”“村里已注册了‘刘老庄’品牌商标,合作社的蔬菜、水果要用我们的商标必须付费……”“3年时间,我们村集体不仅偿还了7.8万元的外债,还积累了价值405万元的8台工程机械和300万元的周转资金……”近日,江苏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来到淮阴区刘老庄乡刘老庄村8组。面对干部群众如数家珍般地盘点着近3年的新变化,刘永忠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住在最贫穷家庭,守在最困难企业。淮安市今年在全市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进农村,帮固本强基壮大实力;进企业,帮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进社区,帮提升功能促进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帮”活动,并在各地级市中率先召开动员大会。及时创立了市、县领导干部“挂县区,包乡镇、包接访,联企、联村居、联农户”的“一挂二包三联”的活动工作体系。全市共选派了1049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751名县(区)直机关领导干部,1503名乡镇(街道)干部,挂钩联系1544个村(居),140个城市社区,挂钩帮扶企业3159个,实现了江苏省委提出的“三个全覆盖”要求。
在活动中,该市坚持“三段提升扩效”,促进干部深入基层。即第一阶段到点上解决具体矛盾和困难,第二阶段通过点上问题解决来推动面上问题解决,第三阶段在解决面上问题过程中找出规律性的办法和措施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目前,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驻村蹲点活动全面启动。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广泛开展了“听民生、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大调研和驻点“大接访、办实事、惠民生”活动,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调查研究,走访信访老户、城市农村低保户、“空巢”家庭、孤儿和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困难家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摸清基层实际情况,倾听群众真实呼声,解决基层实际困难。
社区有了养老服务站
目前,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共建立乡镇(街道)联系点1005个,建立村(社区)联系点1838个,走访困难群众3685户,帮扶困难群众1688户,解决重大疑难信访案件531件,解决实际问题2407个。
在淮海街道车站社区,几乎无人不认识逢叫必到的“戴指导员”戴少生、市财政局机关党委副书记,两年前受单位派遣,到车站社区任社区指导员。今年初,清河区在全区各街道社区推广“居家养老”工程。不甘落后的车站社区居委会主任潘玉莲盘算了多日,还是犯了愁: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钱没有着落。戴少生知道这一情况后,一边向局领导作了汇报,一边帮着潘玉莲跑服务站用地审批等手续。不到1个月时间,市财政局筹集的42万元如期而至。这个占地320平方米的现代化居家养老服务站而今已投入使用,内设爱心餐厅、健身室、棋牌室、阅览室、老人日托室等。社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尽情享受着服务站带给他们的精神文化舞台和生活上的照料。每天都来打麻将的陈德凤老人一边摸着麻将牌,一边笑得合不拢嘴:“这地方好呀,想玩牌玩牌,想健身健身,累了就在休息室休息休息,都免费的……”
年轻党员当“私人医生”
清河区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类,共梳理出社会管理创新、基层党建、民生改善、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信访稳定等8大类76个问题,并结合部门职能将76个问题具体落实到人,让每个干部带着“问题”下基层,有效推动了“问题”的解决。淮安区以实施“亲民党建”工程为推动“三解三促”、“三进三帮”活动的有力抓手,开展全区万名党员结“穷亲”活动,由党员领导干部向普通党员延伸的做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淮安区楚州医院年轻党员张成与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71岁老人李英结对,时常给老人配一些常规药,并到李英家为其体检。李英老人激动地说:“张医生都快成了我家的私人医生了。以前只有病人到医院去看医生,哪有医生定期主动上门来看病人的!”(申如龙 王建国)
上一篇:央视曝光13种铬超标胶囊药物
下一篇:大运河淮安段申遗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