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楚州明怀远将军王麟家族墓出土大批文物

楚州明怀远将军王麟家族墓出土大批文物

发布时间: 2011-05-06 16:08  关注度:6320  来源:淮安新闻网  作者:
导读:明代将军王麟的家族墓发掘清理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共出土墓志铭碑、金发簪、金耳环、银元宝、龙泉碗、服饰等文物150多件。

淮安114网(淮安新闻网5月6日讯:郎钟鸣/摄影报道) “到今天,明代将军王麟的家族墓发掘清理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共出土墓志铭碑、金发簪、金耳环、银元宝、龙泉碗、服饰等文物150多件。文物的出土,对研究明代淮安的墓葬制度、丧葬风俗以及中国漕运史、服饰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5月5日下午,楚州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张驰将楚州明代将军王麟家族墓的发掘结果告诉记者。

施工人员巧遇“怀远将军”

今年4月13日,正在楚州区下关周恩来红军小学工地施工的挖掘机,突然挖出两个用严重锈蚀的铁索捆在一起的方型石块。经挖掘机一扒,紧紧抱在一起的两石块自然散落分开,两石块内侧表面平整光滑,刻有文字。施工人员见石上有字,便报告工地上建筑工程的负责人。

建筑工程负责人立即带人赶到现场,经辨认,两石块为墓志铭碑,有人认得上有“将军”字样。建筑工程负责人感到非同小可,意识到这下方可能有古墓,且墓主身份显赫,立即令施工人员停止施工,并将石碑小心翼翼抬进工程指挥部,后又向楚州区有关部门汇报。后经楚州文物部门鉴定,此墓志铭是明代怀远将军大河卫指挥同知王麟的。

大河卫指挥同知是何官

经记者查阅有关史料得知,明朝政府为了保证军队有充足的兵员和粮饷,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统领一千一百二十名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统领一百一十二名士兵。各府县卫所归各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管辖,各都指挥使又归中央五军都督府管辖。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争,朝廷命将,率领调自卫、所的士兵征战。

由于淮安历史上地处漕运中枢、关榷要地,通常几个府才设一个卫,但淮安府境内却设立了淮安、大河、宽河和邳州四个卫,常驻军两三万人。其中淮安卫和大河卫,驻地就在淮安府城山阳县。王麟任职的大河卫指挥同知是大河卫指挥使的副手,为从三品的高官。王麟生于景泰,卒于正德,享年61岁。

首次发现五棺带椁墓葬

4月中旬,受省文物局委托,市博物馆负责主持此次发掘工作,市文广新局及工地建设方、施工方和市、区两级文物部门通力协作,开始了明代怀远将军大河卫指挥同知王麟墓的发掘工作。发掘发现,这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明代家族墓葬群。

4月29日,经过考古人员近半个月的紧张发掘,王麟家族墓的最后清理发掘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楚州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张驰告诉记者,这次发掘的王麟家族墓葬,共有4处墓穴,均为合葬墓,有祖孙三代共9具棺椁,成“人”字形由北向南有规律排开。其中王麟的墓一墓三棺,是王麟和两位夫人的,其他都是夫妻合葬墓,一墓两棺;王麟和两位夫人及其兄弟和夫人五棺木外面都有椁,即内棺外椁,同时发现五棺带椁的墓葬在淮安市还是首次。

九口棺木大多保存完好

4月29日上午,记者看到,除先发掘的王麟儿子和儿媳的棺木、出土的文物已被转移至楚州博物馆保存外,王麟家族墓现场的其它七口棺木大多保存完好。

上午8时,考古人员首先打开王麟父亲的棺木进行清理,发现内有两只叠放的龙泉清瓷大碗;随后打开他母亲的棺木,见浸泡在棺液中的衣服保存较好。考古人员又将棺木重新封上,运回楚州博物馆待处理。

下午,考古人员又对王麟兄弟墓的两具棺椁进行发掘。和王麟墓一样,都是有棺有椁的,棺和椁之间用石灰、糯米等胶浆填充,在棺盖和棺侧还涂抹有松香,两具棺椁均保存完好。打开左侧一楠木棺后,满满一下棺液,浸泡在液体中的衣物保存特别好,死者的两颗白牙齿清淅可见。为防止氧化,考古人员又迅速闭棺,和右侧棺椁一起整体起吊移送到楚州博物馆。

4月30日,考古人员又对王麟墓进行进一步发掘。王麟和左侧夫人的棺椁保存非常完好,棺椁之间皆为石灰混合糯米汁防护,上层用松香密封。他右侧夫人棺椁,椁盖被掀起,棺盖中央有一长方形盗洞,经现场考古发现,此洞为近年所开。为了更好地保护随葬品,三具棺现场开启后,同被运往楚州博物馆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发掘。

考古人员放弃“五一”假期,连续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价值极高的墓志铭碑4块、银元宝3只、龙泉碗4只和金发簪、金耳环以及一批精美服饰共150多件文物。

巧合增添古墓神秘色彩

王麟家族墓位于楚州区淮城镇下关居委会一队房原址下方。随着古墓被发掘,种种巧合使这里的居民心里平添几分神秘色彩。

下关居委会一些年老的居民告诉记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支勘探队在此钻探地下矿藏,夜晚常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后来一天夜间竟无端地发生了一场大火灾,将勘探队财物烧个精光。后勘探队说这里太邪乎,吓跑了,不得不提前结束勘探。

去年9月,周恩来红军小学开工建设,当盐城一打桩队刚刚进入王麟家族墓地打桩时,打桩机上吊管桩的粗钢缆突然断了,刚开工就造成一死一重伤的惨剧。

今年4月30日下午,已在现场轻松吊起过多具棺椁的12吨大吊车,在吊王麟棺椁时试了两次也未成功,最后考古队不得不请一台25吨的大吊车才将王麟的棺椁吊离。

虽然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巧合,但在当地居民心里却产生不尽的联想。

另据淮安新闻网5月6日讯(杜勇清 刘光亮):记者4日从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部获悉,5月1日被整体起吊到楚州博物馆的楚州明代家族墓——怀远将军王麟家族墓的棺木,发掘清理工作初战告捷,初步统计,共出土金器22件,包括金戒指4个、金耳坠1对、金饰品4件、金箔12片,另有金耳扒、镀金纽扣等文物;出土银器约42件,包括银元宝3个、银簪3个、银币30个及银纽扣和其他银饰物等;清理中还发现保存完好的木梳4把。

据考古发掘现场领队、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胡兵介绍,5月2日,市博物馆和楚州区博物馆联合对王麟家族墓的棺木进行了开棺清理。胡兵回忆,清理时,王麟墓棺前摆放有锡明器,包括锡质椅子,椅子上涂有黄漆,另有提梁壶、灯、桶等,墓棺侧面摆放有竹质灶台、炊具等明器;棺椁之间东西两侧有两把木质兵器,也属明器,这一发现,在淮安以往发掘的的明代墓葬中尚属首次,比较奇特。胡兵说,“值得一提的是,王麟墓的‘小妾’棺内虽然有被盗痕迹,但清理中依然有文物出土,包括一个银元宝和许多核桃、桂圆等干果。”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