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春霞 通讯员 朱秀承 李光明
1-9月份,盱眙经济开发区业务总收入133.2亿元,同比增长62.3%;开票销售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43.6%;入库税收3.04亿元,同比增长58.6%,创历史最好成绩。上半年,盱眙新引进“三落实”项目156个,亿元项目总数和亿元工业项目数领跑全市。
“经济洼地”的盱眙,缘何在经济开发中占得先机?盱眙县委副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赵长桂告诉我们:服务帮办、产业集群、人才招引三个“实招”,是引领盱眙抢占经济开发制高点的重要引擎。
做“硬”软环境
“对待企业亲如父母、对待客商亲如兄弟、对待项目亲如子女”、“为客商提供舒心、舒服、舒畅的投资环境”,盱眙县委书记蔡敦成已经带头将这些服务理念转化成为干群的自觉行动。
盱眙招商引资之初,就率先在全省实行“帮办”制度,实行零请吃、无部门办事推诿扯皮等为主要内容“六零八无”规定。从项目的洽谈、落地、生根直至开花、结果,各种审批手续全部由引资单位或帮办人负责。如今,开发区500多家企业中都活跃着帮办的身影。今年,盱眙以打造“机关效能提升年”为载体,不断强化政府与企业“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同心同德”的“四同”意识,创新服务机制,努力为企业培育发展的“沃土”。该县先后出台了鼓励工业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设立企业贡献奖,惠企政策条条“含金”;建立和完善了县级领导挂包重点企业制度、重点工业项目定期会办制度,帮办跟踪服务制,帮企举措招招“过硬”。
“符合安全防范条件的进区企业生产资料若发生被盗,公安部门负责在15天内破案;不能如期破案的,由县公安局全额补偿。”这样的承诺在盱眙经济开发区并无一句空言,已有10多家园区企业获得了先期补偿款20多万元。
吹响“集结号”
盱眙把凹土、轴承、机械、电源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开发区已快速集结工业企业450多家,列统企业已达189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8家。一个在苏北领先的新型产业集群已日渐形成。
盱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凹土矿资源地,盱眙因地制宜建成国内最大的凹土科技园。2008年12月,该园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产业园”。今年实现入库税收可达5600万元。
全国轴承钢管最大生产企业——浙江健力集团落户盱眙后,积聚了金鹏轴承等46家钢管轴承企业,目前钢管轴承企业数量、规模、效益占全县列统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盱眙因此获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的“新兴轴承之都”称号。
800亿元中广盱眙核电、35亿元龙源风电、10.6亿元中再生苏北环保科技产业园、10亿元中天实业等重特大项目相继落户盱眙,一个新能源“王国”正加速崛起;由江苏宇特光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光纤网络入户产品已通过国家泰尔实验室检测,正与国内知名企业联手,在盱投资2亿元兴建21层的研发总部,致力将盱眙打造成为中国“光谷”。
筑牢引“凤”巢
近年来,盱眙千方百计“引”人才、倾情关爱“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了数以百计的“凤凰”落户盱眙,为盱眙带来了不同凡响的科技发展前景。盱眙已拥有市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9家。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在今年6月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盱眙作经验交流,获“江苏人才工作先进县”称号。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并获得矿物加工专业博士学位的沈培友,3年前,看中盱眙凹土前景,举家从安徽迁至盱眙。县委为解决他后顾之忧,特意将其爱人安排在县职业中学上班。
目前,他所在的玖川粘土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凹土业界的领军企业,拥有专家、教授10余名,硕士以上学历25人,大专以上学历120余人。该公司今年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力争在5年内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盱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傅维林介绍,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开发区采取了“一地一策、一企一策、一人一策”的优惠政策。在2009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资助人选中,盱眙入围3名,占全市近一半。开发区为吸引高管人才,今年3月还面向全国公开高薪招聘了经发公司总经理。
人才招引,既求“拥有”、更求“所用”。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爱勤研究员等八位在凹土产业方面有研究、有影响、有建树的专家受聘担任盱眙首批凹土产业发展科技顾问。盱眙已经举办了5届凹凸棒石粘土科技高层论坛,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凹土加工企业负责人、设备供应商、客商研究凹土发展最新动态,谋划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