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运河畔,新风徐来;文明如水,浸润心田。近年来,清江浦区立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挖千年运河文脉的当代价值,将中华传统“礼”文化精髓有机融入城市发展肌理,精心塑造“里运河畔 与礼相伴”区域文明实践品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一幅以文化人、以礼润城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活动场地,可以观看表演、参加义诊、学习养生,真是太方便了!”在夕阳红文明实践广场,刚体验完便民服务的束老先生赞不绝口。作为全市首个以“关爱老年人”为主题的文明实践阵地,这里建设了理响、乐学、文韵、科趣、康乐五大功能片区,日均吸引3000余名老年人在此活动。
文明培育的力量,体现在对“文脉”与“民心”的凝聚。清江浦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里运河畔 与礼相伴”清风铸魂系列活动,通过“文明+”多元融合模式,持续深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向上的氛围。
以“文明+理论”为基石,用“敬仰之礼”擦亮“有理‘清’讲”宣讲品牌,推动由党员干部、行业骨干、百姓名嘴等组成的“理论轻骑兵”走进文明实践三级宣讲阵地,与全区260支“清风十礼”志愿红队伍相结合,开展文化惠民、理论宣讲、政策咨询等多样化志愿服务,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转化为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以“文明+文化”为底色,用“合和之礼”推进以人为本融入“敬老、爱老、助老”文明实践,让夕阳红文明实践广场成为老人的“幸福港湾”,并通过“文化场景再造+文明元素植入”双轨推进,打造花街、爱情小镇等“清风十礼”主题街区。
以“文明+德育”为导向,用“崇德之礼”构建“发现—宣传—礼遇”全链条好人培育机制:建立由群众推荐、社区发现的身边好人库;定期组织“好人宣讲团”进社区、进校园,邀请好人模范代表录制《身边榜样》微访谈节目;开展春节送“新春大礼包”、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免费体检等活动,在全区持续放大“好人效应”,累计培育各级“好人”“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238名。
以“文明+研学”为路径,该区用“好学之礼”增强孩子们的“四个自信”,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特色化开展“红途‘清’行 与‘礼’相伴”文明实践研学活动,“寻踪京剧大家 点亮少年传承心灯”“传承民族匠心 体悟非遗魅力”“护苗・绿书签”等宣教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形成勤学、好问、笃行的学风。
清江浦区紧扣“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工作理念,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聚焦群众多维服务需求,依托“里运河畔 与礼相伴”清风传爱系列活动,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践行雷锋精神为宗旨,该区用“帮扶之礼”广泛凝聚志愿服务组织、文明单位、好人模范等力量,拓展“15分钟志愿服务圈”,重点关注“一老一少一困”群体,常态化开展健康咨询、扶老爱幼、助残支教等“关爱有礼”系列活动3200余场次;聚焦服务群众难点、堵点,推出文明宣导、服务引导、矛盾疏导等“六导”志愿服务,让文明风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周恩来总理小时候,母亲就教育他‘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家风影响了他一生……”在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孩子们听完周总理的家风故事后,纷纷在“我家的家风”卡片上写下“要尊敬长辈”“不浪费粮食”“说话要诚实”,孝亲文化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悄然发芽。
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使命,该区用“孝亲之礼”深耕本土家风文化资源,紧扣“走家庭、访家规、话家风”主线,依托各级文明实践阵地搭建“家风分享平台”,邀请优秀家庭代表讲述家风故事;发放清江浦区“榜样的力量”挂历、台历6300余份,宣传孝老爱亲典范;在社区设立“孝亲服务站”,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理发、送餐等服务,让“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在全区蔚然成风。
以推动乡风文明为抓手,该区用“易俗之礼”搭建城乡文明共建平台,牵头和平镇、黄码镇因地制宜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惠民“大舞台”,通过“文艺演出+政策宣讲+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村民杜绝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农村高价彩礼平均金额下降40%,厚养薄葬比例提升至85%。该区还创新“政府引导+社区协同+红娘推动+家庭参与”四维联动模式推进城区婚俗改革,倡导“简约适度、文明节俭”的婚俗理念,让文明婚俗成为城市新风尚。
一座城市的文明,体现在对“颜值”与“气质”的双重雕琢。清江浦区结合城市更新微改造,开展“里运河畔 与礼相伴”清风焕新系列活动,推动文明建设从“面子”向“里子”延伸,让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之城悄然崛起。
以倡导“邻里和睦、共建家园”生活理念为出发点,该区用“睦邻之礼”引领市民共建和美家园,通过邀请居民参与施工方案研讨、担任“工程监理”、制定“幸福邻‘礼’”楼道公约,对全区360余个小区进行环境秩序排查与整改,开展“便民服务进社区”文明实践活动,服务群众24万余人次,解决“广场舞噪音”“垃圾乱投放”等邻里难题5300余件,成功将东风花园、融创广场、玫瑰苑等打造成睦邻和美文明小区,居民满意度达98%。
“新改造的丰登路菜场里蔬菜很新鲜、价格也很实惠,还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在这里买菜很放心。”居民仲女士边说边点赞。丰登路农贸市场率先引入“邻里中心”模式,引入AI识别、智能检测、菜品溯源等信息化、智慧化平台,切实给居民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以倡导“诚信兴商 放心消费”的经营理念为关键点,该区用“诚信之礼”打造群众满意的农贸市场,结合市场改造升级、扩建新建和智慧平台建设,推出文明市场公约,建立经营户诚信档案,推动市场“硬件+软件”双升级。打造淮海东路、枚皋路、老坝等10家文明示范农贸市场,推出120余个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示范点,投诉量同比下降60%,市民满意度提升至95%。
以倡导“绿色低碳 健康快乐”的出行理念为着力点,该区用“乐行之礼”营造舒心健康的文明出行环境,制定“与礼同行”街巷公约,通过“城管劝导+志愿者引导”,引导市民“不乱扔垃圾、遛狗牵绳、有序停车”;以城市文明“春风行动”为抓手,整治街巷环境秩序方面问题5700余个,持续改善镇江路、济南路、珠海东路、月影路、东西大街等110条街巷出行条件,让市民出行更安心、顺心。
执传统“礼”文化之笔,蘸“清风十礼”时代之墨,清江浦区在千年运河的绵长文脉上,绘就了一幅古韵与新风交融、文明与幸福相生的生动画卷。这是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更是共建共享的温暖奔赴,必将引领清江浦区在新征程上绽放更加绚烂多彩的文明之花。
■通讯员 徐 赟 徐一航,记 者 朱月娥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