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晚报讯:10月11日,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1992年出生的淮阴区小伙张刘成顺利完成采集,捐献27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生命火种”将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张刘成成为我市第7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从加入中华骨髓库那天起,我就盼着能有配型成功的机会。”躺在采集床上的张刘成语气轻松。这份 “生命之约”的起点,要追溯到去年4月。当时,他在一次无偿献血时,听工作人员介绍中华骨髓库的意义,毫不犹豫地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而促使他果断做出决定的,是几年前一段令人心痛的经历。亲戚家一名上初中的孩子患上急性白血病,仅两个月便不幸离世。“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我却帮不上忙,那种无力感至今难忘。”张刘成说,从那时起,他便暗下决心,只要有机会,一定要为血液病患者尽一份力。
今年初,张刘成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当时很激动,第一时间就跟家人分享了这个消息。”张刘成笑着回忆。在正式捐献前的体检环节曾出现过一段小插曲,张刘成被查出血小板偏低,这让他心里揪了一下。“我当时特别担心,怕因为这个没法捐献,那就太可惜了。”为了达到捐献标准,他立刻调整作息,每天早睡早起,坚持清淡饮食,还特意增加了蛋白质摄入。再次体检时,血小板终于达标,他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10月6日,按照捐献流程,张刘成需提前住院注射动员剂,为采集做准备。考虑到家里宝宝尚在哺乳期、妻子需上班,张刘成便做了个温暖决定:带宝宝一起住进医院!病房里也特意为宝宝搭起有防护的小床、摆放玩具,添了几分家的温馨。每天上午7点多,妻子会将宝宝送到病房,下午4点多下班后再赶来接宝宝。张刘成轻轻抚摸宝宝的小脸,眼中满是温柔:“把宝宝带在身边做这件事特别有意义,现在他太小还不懂,以后我会告诉他,爸爸这样帮助过陌生人,希望宝宝长大后,能懂得这份意义,成为有爱心的人。”
此前,张刘成在外地工作,为更好陪伴家人主动辞职,计划回淮安找份工作,后因妻子怀孕暂停找工作念头,宝宝出生后更化身“全职奶爸”悉心照顾孩子饮食起居。得知需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毫不犹豫:“照顾家人重要,救人也刻不容缓,能用自己一点力量让另一个家庭重获希望,是我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
捐献采集从上午8点开始,一直持续了6个多小时。“希望这份‘生命礼物’能快点送到患者身边,祝这位患者早日康复。”张刘成说,未来自己还会继续参与无偿献血,也会鼓励身边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为生命“续航”。
■记者 高婷婷 通讯员 袁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