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学生一上岗就能独立操作,有的甚至参与了工艺改进工作。”日前,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小波欣喜地说。此前,该公司在盱眙技师学院连续举办了两场专场招聘会,录用的10余名学生均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实现了从课堂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
产业工人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技能提升则是激活这支队伍效能的“核心密码”。盱眙县始终锚定产业需求导向,以技能培训为关键抓手,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用一体”培养模式,推动技能人才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生手”到“熟手”、“工位”到“岗位”的全链条成长,让技能培训成为驱动人才成长、助推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机制,夯实人才成长根基
聚焦青年技能人才培育,盱眙县以盱眙技师学院为核心平台,紧盯企业“用工难”与人才“就业难”问题,创新推出“订单班”“企业课堂”等精准培育机制,将真实生产线、实战项目和先进工艺“搬”进课堂,实现“教室连接车间、学习对接生产”。
盱眙县依托“工学交替”“智造实训点”等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校期间沉浸式锤炼岗位技能,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入企即入门”目标。宇特光电的成功招聘,彰显了盱眙县今年精准布局光电技术应用等新兴专业的显著成效。通过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该县为青年技能人才“充电蓄能”,建好产业工人队伍的“蓄水池”。
搭建桥梁,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没想到能这么快转正。”近日,江苏峰越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柴娟高兴地说。通过企业推行的“师带徒”培养模式,她的技能水平快速提升,最终以实习转正技能竞赛冠军的成绩顺利入职。
面对企业阶段性用工缺口与转型升级压力,盱眙县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常态化开展“企业进校园”招聘活动、实习转正技能竞赛以及“师带徒”“匠带兵”在岗位练兵等多样化的活动,推动校企资源深度整合。
今年以来,全县已选派百余名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开展实操培训超150场,覆盖职工7500余人次。通过“人才+项目”“竞赛+培训”等多元化赋能机制,企业在提升员工技能水平的同时,有效缓解了“用工荒”压力。这种产教融合模式正成为企业应对市场挑战、实现提质增效的坚实支撑。
精准赋能,加速产业升级步伐
“培训长本领,贷款添底气。”日前,刚完成“一老一小”技能培训的李淑珍,计划通过“富民创业贷”政策创办养老院。
围绕“智改数转”发展需求,盱眙县以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载体,推动教学场景与生产现场深度融合,将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攻关任务转化为课程内容,定向培养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高技能人才,为产业升级储备“技术尖兵”。同时,通过打出“富民创业贷”、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组合拳”,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流程。今年以来,盱眙县已发放创业贷款1592万元、培训补贴145.44万元,惠及各类技能人才数千人次,为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如今,盱眙县通过技能培训,构建起“入学—培训—就业—成长”的良性循环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技能人才与企业发展双向奔赴,走出了一条具有盱眙特色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之路,为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基层经验”。
■记 者 姜彩兰 刘 梦,通讯员 陆 越 曹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