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10点50分01秒,盱眙县桂五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龙威放飞无人机,对水库堤坝沿线开展巡检。随即,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平台上就出现了实时画面。随着无人机的飞行,水库周边情况一览无余。6分35秒后,无人机返航结束巡检。
“以前这条线路人工巡检一遍,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桂五水库管理所所长杜守波告诉记者,这仅仅是几条巡检线路中最短的,如果靠人工对整个库区巡检就更耗时耗力。作为水利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水库,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桂五水库的管理质效。
盱眙县境内拥有水库124座,是全省唯一的百库县。那么,盱眙县如何把“水库”变“宝库”?
一座座水库如同一个个“蓄水池”,防洪、蓄水、灌溉是其基本功能。水库在何时何种状态可能影响下游人民安全?采访时,桂五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平台进行了洪水预报模拟:当水库起调水位为59.5米(水库汛限),输入24小时降雨量500毫米,计算得出库上水位将达60.65米,水库影响下游人数为1043人、房屋194栋。除了预演外,平台还能给出雨情、水情预报,发出预警并给出预案。“通过人防加技防,不仅减少了地理巡检的盲点,也填补了时间上的空白。”杜守波说,借助多种现代化技术,水库进一步加强了除险、体检、维护、安全等工作,实现水库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周期管理。
除了5座中型水库外,119座小型水库如何提升管理质效?盱眙县水务局工程运行管理科科长钱少璇告诉记者,小型水库体量小、分布散,为了形成管理合力,盱眙县成立小型水库管理服务中心,专职负责全县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实现小型水库集中专职监督管理,并编制出台《盱眙县小型水库巡查管护工作管理细则(试行)》《盱眙县水库经营行为安全工作方案》等文件进行规范管理。
“制度涵盖水库岗位职责、规程检查、维修养护、工程运行、管理设施、开发经营等方面要求。”钱少璇说,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明确管护主体责任,统一管护标准,规范经营管理,有助于更加规范地做好水库日常管理。
好水质是绿水青山闪亮的名片,也是金山银山响亮的品牌。水库良好的水质,也成就了靠水吃水的盱眙人。
“每天我们家销售的水库鱼能达到二三十公斤。”经营龙家湖渔村的吉文宇说,自家饭店的招牌菜就是水库鱼,吸引了不少来盱眙旅游的客人,一天仅鱼类菜品的营业额就能达到三四千块钱。
好水质成就了水库鱼的口碑,人放天养的水库鱼也成为呵护生态链的重要一环。“水库鱼是人工投放、自然生长的,属于无饵、无肥、无药的生态养殖模式。来自化农水库(天泉湖)的水库鱼还通过了有机认证。”盱眙县天源河湖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周放告诉记者,每年会投放一些鲢鳙鱼苗,鲢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能够净化水质。这种“以水养鱼,以渔净水”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确保了产品的纯净和安全。目前,公司年销售近千万元。
不得在管理范围内开设畜禽养殖场、禁止在水库大坝设置投料机、禁止投喂大量饲料……为了呵护好一方碧水,盱眙县出台《盱眙县水库资源经营管理暂行规定》,对水库承包人从事水产养殖等行为进行规范,防止过度养殖影响水质。
秋日的化农水库(天泉湖),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蓝天白云下,群山环抱、碧波荡漾。“为了纪念烈士梁化农,我们水库取名为化农水库。”盱眙县化农水库管理所所长刘广辉告诉记者,目前水库常年维持在Ⅲ类水质,部分时间和地点能达到Ⅱ类水质,成为著名的旅游打卡地。
山水盱眙,有滋有味。天泉湖度假办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群君告诉记者,化农水库是景区的核心资源之一。“以前旅游品牌只有山(铁山寺),现在有了水(天泉湖),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旅游资源。”王群君介绍,水库周边设施日益完善,为文体旅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水库的功能不仅仅是防洪、蓄水、灌溉,在农文旅体融合的发展模式下,能够有更大作为。”她说,去年,景区游客人数超84万。未来,将围绕水库的红色资源、科普资源、自然资源,进一步推动农文旅体相结合,让“铁山寺+天泉湖”携手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供给,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打卡。
■记 者 张娇娇 何 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