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卫生监督执法培训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疾控中心举行。淮安市疾控中心选派的援疆业务骨干张海燕,以“常用卫生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为题,为85名卫生执法人员作业务讲座。
张海燕立足边疆卫生执法实际需求,详细讲解了《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的核心要点。她以现场检查笔录、卫生监督意见书等常用文书为切入点,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证据链构建、法律条款适用等关键点。“一份文书不仅是执法过程的记录,更是法律效力的体现。”张海燕强调的规范化理念,让参训人员深刻认识到文书制作在执法中的重要作用。
培训特别设置了常见错误警示模块,通过对比正误文书样本,直观呈现了日期签署不规范、当事人确认遗漏等细节问题。“张老师将文书标准拆解成可操作的步骤,连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都讲得很透彻,对我们基层执法者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参训学员感慨道。
此次培训是淮安疾控援疆工作组今年6月进驻以来的重要履职成果之一。淮安疾控援疆工作组持续深化“组团式”援疆工作模式,在人才培养、技术革新等领域持续发力,与胡杨河市同仁携手并进,为筑牢祖国边疆公共卫生防线贡献力量。
来自盱眙县卫健委的刘国斌、金湖县疾控中心的孙大用和淮阴区的王巧平各自带队深入执法一线,耐心细致地传授执法经验。截至8月1日,工作组已参与指导案件调查9起,完成“双随机”检查42户、许可审查46户,足迹遍布师市各团场。在繁重的现场监督工作之余,工作组创新采用现场教学法,每到一处都结合实际情况开设“移动课堂”——从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到公共场所通风系统检测,援疆专家手把手示范执法要点。
淮安援疆工作组的严谨作风赢得了师市卫健委的高度评价。“他们在炎炎夏日,检查医院的污水处置装置,攀爬二次供水设备的陡梯,钻进集中空调通风管道的夹层检查通风情况,这种专业精神让我们深感敬佩。”第七师胡杨河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说。
淮安疾控援疆工作组深知,短期支援不如长效赋能。除此次培训外,工作组还策划开展执法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通过业务培训、案件评查、模拟执法竞赛等形式持续提升队伍专业素质。
这种“授人以渔”的理念也体现在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中。工作组组织开展3次党建活动,分享淮安“党建+执法”创新案例,激发边疆同仁以红色引擎驱动执法效能提升。第七师胡杨河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淮安专家不仅带来了精湛技艺,更传递了先进理念,为师市卫生监督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第七师胡杨河市疾控中心负责人在培训总结时说:“有了专家们的倾囊相授,标准化执法的种子必将在边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通讯员 吕亚民 孙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