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晚报讯:“每次进出小区,保安老田都会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让我感觉很温暖。”家住清江浦区府前街道北京北路社区食品学院宿舍的庄德品感慨道。2023年起,该社区对食品学院宿舍及相邻的西法庭宿舍、计生委宿舍三个老旧小区进行“破墙合院”改造。这三个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老小区,共有8栋楼182户居民,长期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停车难、电动车充电难、屋顶渗漏等生活难题。如今,通过打破物理隔阂、整合空间资源、引入社区物业,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以前我们这里杂草没人清理,树木茂密,鸟粪多,现在你看,环境多好。”顺着庄德品手指方向看去,改造后的小区主干道宽敞整洁,居民楼外立面焕然一新,停车位整齐划一,老人在睦邻驿站里聊天,孩子在空地上快乐玩耍,居民脸上洋溢着笑容。“你看,路宽了,墙新了,还有了垃圾分类房和网格睦邻驿站,住着舒服多了!”庄德品乐呵呵地说。
改造不只是“面子”工程,更是“里子”革命。改造时,社区坚持尊重群众自决,先后发放396份征求意见表,召开4次现场交流会,让居民自己定“改造菜单”,同时邀请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参与改造过程监督。从拆除围墙、拓宽道路,到增建车棚、管线下地,每一项改动都紧扣居民需求。
“现在小区有了物业,有事找保安,很快就能解决!”居民郭锐说。今年初,街道牵头引入物业公司,社区工作人员兼任项目经理,小区保安不仅负责安保,还承担日常治安巡逻和协调矛盾的工作。对于物业公司的高效服务,居民张先生深有体会,他说:“前一天晚上8点多钟,我反映屋顶漏雨,第二天早上维修人员就上门了。”
北京北路社区党委书记曹源源介绍,合并后的三个老小区由社区统筹管理,资源共享,新增80多个车位,小区居民告别了“停车难”;社区设置统一通告栏,小区内再无“牛皮癣”小广告的踪影;社区还新建了公共服务用房,为居民休闲活动和社区服务提供空间。“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过程透明、长效管理,是这次改造成功的关键。”曹源源说,“我们不只是改环境,更是建机制、聚人心。”
“从三个破旧院落到如今的和谐大家园,这里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温暖、便捷。”一位居民感慨道。
■记者 高婷婷 通讯员 陆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