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近日的一个中午,金湖县银涂镇红湖村老年人助餐点渐渐热闹起来。百余位老年人或三两围坐闲话家常,或有序排队静候取餐,笑声与饭菜香交织,勾勒出一幅温暖的午间画卷。
“我们上午八点半开门,每天有200多名老年人就餐。”银涂镇人大副主席、红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邹修桂介绍。日均接待超200人的老年人助餐点,何以成为全村老年人的“幸福聚集地”?新鲜健康的饭菜是首要原因。翻开助餐点的微信工作群,每天都能看到准时上传的买菜记录——“一大荤一小荤一蔬一汤”的标准雷打不动,食材当日采买、绝不使用隔夜菜。“饭热乎,菜清淡,空调凉快,我天天都来。”90岁的独居老人顾芝明笑着说,“以前在家随便糊弄一顿,现在吃得丰盛,都长胖喽。”为让老年人吃得放心,村里近期盘活闲置土地,开辟“助餐点专属共享菜园”,种植玉米、菜瓜、白萝卜等十余种蔬菜,从播种到采摘全程零化肥、零农药。“再过40天,老人们就能吃上自家种的菜了。”邹修桂自豪地说。“4320”惠民政策是关键助力。本村的老年人来该助餐点就餐,60—64岁每餐4元,65—69岁3元,70—79岁2元,80岁以上免费。此外,60周岁以上的五保户、低保户、重残对象可免费就餐。实惠的价格、丰富的菜品,让红湖村的老年人告别了用餐难题,幸福感满满。
“办食堂难不难?难极了!众口难调这道坎,不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的人,根本跨不过去。”85岁的于政生老人边说边竖起大拇指,“但红湖村这个助餐点,办得是真叫一个好!”凡是来此就餐的村民,个个都对这里赞不绝口。在这栋温馨的三层小楼里,一楼为老年人助餐区,二楼和三楼为棋牌室、按摩室、阅读室等休闲娱乐区,每天早早地来这里打打牌、看看电视,吃上一口热饭,是老年人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光。“让每位老年人都能幸福养老,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邹修桂说。
在红湖村,每一顿饭都承载着超越温饱的重量——菜园里共同劳作的成果在餐盘中呈现,政策补贴的温度通过碗筷传递。“老有所养”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老年人餐桌上的热饭、笑容里的满足,这片土地正用最质朴的方式,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通讯员 唐静灵 陈思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