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用坚守与创新书写奋斗答卷——记淮安毕豪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正东

用坚守与创新书写奋斗答卷——记淮安毕豪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正东

发布时间: 2025-09-05 08:31  关注度:304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从军营到商海,从水厂到酱油厂,1968年出生的陈正东,带着军人的韧劲敢闯敢拼。他在不同领域辗转探索,最终扎根传统酿造行业,创办淮安毕豪食品有限公司,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从军营到商海,从水厂到酱油厂,1968年出生的陈正东,带着军人的韧劲敢闯敢拼。他在不同领域辗转探索,最终扎根传统酿造行业,创办淮安毕豪食品有限公司,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退伍闯商海,远赴外地,在供水空白处拓荒

1989年退伍后,陈正东经营过批发部、超市,跑过运输,在市场浪潮中积累了丰富的经商经验。2003年,他敏锐捕捉到安徽部分地区自来水供应的空白——彼时安徽丘陵地带多无自来水,而江苏早已普及相关设施。为此,他毅然远赴安徽巢湖,与人合作建起自来水厂。

从前期投资规划到管道铺设、入户安装,陈正东都亲力亲为。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市区供水管网逐渐覆盖水厂服务范围,水厂生存空间被挤压。陈正东并未气馁,又转战安徽定远,新建水厂,服务5个乡镇。凭借诚信经营,该水厂赢得当地群众与政府的高度认可。后来,他抓住全国农村安全饮水改造机遇,完成股份制改造,在水务领域稳稳立足。

跨界酿酱油,返乡创业,在传统工艺中寻突破

随着水务行业政策调整,水厂经营遇到瓶颈,年过40岁的陈正东开始考虑未来发展方向。2015年,他看到了新方向:当时工业化酱油占主流,传统手工酿造的高品质酱油十分稀缺。他果断决定返乡,创办毕豪食品公司,进军酱油酿造行业。

从未接触过酿造技术的陈正东,为掌握核心工艺,从台湾某食品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并多次赴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阴工学院交流学习。他选择黑豆为原料,借鉴台湾黑豆酱油膏理念,坚持日晒夜露的传统发酵方式,让酱油在缸中自然发酵12个月。那段时间,他天天泡在公司里,记录温度和湿度、观察发酵状态,反复调试工艺,实现从“门外汉”到“酱油匠”的转变。

破局谋发展,攻克难关,用匠心赢得好口碑

创业路上无坦途。2015年公司成立初期,因技术人员对发酵环节把控失当,首批500多缸酱油因发酵不充分,品质未达标,公司直接亏损近50万元。面对挫折,陈正东没有退缩,而是迅速组织团队复盘,邀请专家分析原因,耗时一年半终于攻克技术难关,掌握了发酵环节的核心要点。

此后,陈正东把控生产全程,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如今,公司拥有近千口酿造缸,年产能力达15万公斤,除传统黑豆酱油,还研发出银杏黄豆酱油、米醋等产品,先后获评“淮安市食品龙头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销售上,他避开商超高成本与退货风险,通过零售、批发、企业团购等渠道,将产品销往沭阳、浙江宁波、安徽宣城等地,年销售额超300万元。陈正东用坚守与创新,书写着退伍军人的奋斗答卷。

■记 者 吴海涛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