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5月开赛以来,“苏超”成为“超级IP”,足球热潮从绿茵场蔓延到街头巷尾,吸引了各地市民、游客开启赛事与城市的“双向奔赴”。绿茵场上,球员们奋力拼抢、激情对战;绿茵场外,清江浦“踢”出消费领域的一记“好球”,以“足球+”撬动全域消费新增长,实现绿茵竞技场到文旅融合体的跨界联动。
“这里的足球氛围太棒了。”被称为“最文艺”观赛点的都天坊1955街区,每到比赛日,只要天气适宜,总是座无虚席,不少市民拖家带口来看球,为淮安队摇旗呐喊,现场氛围感拉满。
今年5月盛大开街的都天坊1955街区,由老厂房改造而成,如今已成为本土文旅新地标。特色美食、咖啡甜品、生活市集在此汇集,市民、游客在解锁清江浦古城市井生活的同时,还能体验到街区慢时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之美。
璞园糖水店主理人于杰和伙伴们忙前忙后,架设巨幅LED屏,组织乐队、脱口秀演出,推出夏日图书市集,只为能在“苏超”比赛日给广大市民、游客带去更丰富的观赛体验。“每到比赛日,我们的店铺都会参与各类票根优惠活动。”于杰说,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苏超”热力,都天坊还举办了“苏超”足球摄影展,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铁杆球迷,都可以用镜头记录绿茵场内外的燃情瞬间。
除了在“第二现场”看球,不少市民游客还闻着油端子的香味、循着电视剧《北上》的足迹走进与都天坊一街之隔的花街。夜幕降临,花街的青石板路上人声鼎沸,叫卖声、欢笑声不绝于耳。“来,欢迎尝尝本地特色长鱼面。”花街御面馆的老板范明华不停地吆喝着,每到饭点,店里都要翻台好几轮。
清江浦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在本土形成了融合南北方特色的饮食文化,饱腹感极强的面食走入民间后大受欢迎,代代相传。借助“苏超”的热度,清江浦文旅推出“‘苏超’球迷来清江浦必吃的十大‘本地人认证’面馆”,天马面馆、丁三面馆、马五面馆、大强面馆等本地知名面馆悉数入围,不少外地游客跟着这份美食指南探访面馆,将绿茵场上的激烈对决化作赛场外舌尖上的美食大比拼。除了吃面,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休闲街区上的金宝坊、创新淮扬菜品鉴堂等饭店,纷纷推出以香辣螺蛳、蒜泥龙虾、平桥豆腐为特色的“苏超”观赛套餐,让进店的市民、游客一饱口福;烟火气十足的烧烤、自带浪漫情调的西餐更是获得不少年轻人的青睐,美食与看球的完美组合成为观看“苏超”的标配。
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当小巷深处的“苍蝇馆子”出现外地口音,当赛事热梗成为文化符号,清江浦正构建多元文旅新场景,“跟着‘苏超’游清江浦”精品路线串联起运河夜景、淮扬美食,让游客感受“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的独特魅力。
这个季节,不妨伴着运河晚风,看沿岸灯火,尝淮扬美食,在“苏超”的激情狂欢中邂逅清江浦的古今韵味。
(蒋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