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金湖县报送的薅草锣鼓(金湖秧歌)代表性传承人张玉珍入选。
据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942位,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我市入选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属于传统音乐门类。
薅草锣鼓(金湖秧歌)是金湖及周边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插秧劳动中集体创作的田歌,是里下河地区民歌的典型代表,至今已有150余年。张玉珍是金湖县塔集镇人,1942年出生。她自幼学习金湖秧歌,熟悉金湖秧歌的产生、发展历史以及各种曲调、表现形式等,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她还倾力培养金湖秧歌传承人,积极开展金湖秧歌传播活动,为金湖秧歌的保护、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金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的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系统性资源普查、项目申报和传承人认定,金湖县非遗名录体系不断完善,代表性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金湖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5项、市级非遗项目18项、县级非遗项目3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位。
■融媒体记者 郭敏杰 李 蓉,通 讯 员 周如萍
上一篇:中国气象局领导来淮调研
下一篇:淮安冬候鸟开启“北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