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扑下身子、拿出法子、蹚出路子,我市以学促干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扑下身子、拿出法子、蹚出路子,我市以学促干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发布时间: 2024-01-13 09:47  关注度:1633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为解决蟹农丰产不丰收的烦心事,洪泽区西顺河镇开展专项调研,拓宽销售渠道,鼓起了蟹农的“钱袋子”;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明发小区打造“红色物业”,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85个问题……这些令群众笑逐颜开、用真心真情赢得掌声和民心的惠民实事,源于我市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为群众解难题的务实举措。

为解决蟹农丰产不丰收的烦心事,洪泽区西顺河镇开展专项调研,拓宽销售渠道,鼓起了蟹农的“钱袋子”;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明发小区打造“红色物业”,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85个问题……这些令群众笑逐颜开、用真心真情赢得掌声和民心的惠民实事,源于我市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为群众解难题的务实举措。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把主题教育与民生实事、惠民行动紧密结合,扑下身子、拿出法子、蹚出路子,在以学促干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立行见效。

送服务上门——“物畅其流”解烦忧

日前,位于淮安区海棠大道的淮安福兴祥物流公司门前,一辆辆货车鱼贯而入。“道路两侧都有我们公司厂区,货车进出频繁,过去堵得一塌糊涂,你看现在,多顺畅。”该公司总经理王奉军兴奋地说。

福兴祥物流是利群集团在淮投资兴建的区域物流中心,集批发、仓储、配送、加工、电子商务于一体,每天有上百辆货车从这里出发,为市民日常生活送去便利。然而,厂区附近的交通堵塞问题一直困扰着王奉军。“厂区附近道路的转弯半径小,以前车辆左转弯时,绿灯放行时间太短,大型货车在这里根本来不及调头,不仅影响通行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王奉军回忆说。

企业有所盼,问题立即办。去年9月20日,市公安局调研组登门时,王奉军反映了上述情况。调研组当即前往实地察看,并立即协调,采取调整转向车道、延长信号灯配时等措施,解决了这一难题,福兴祥物流车辆从此畅行无忧。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以实地调研、摸清实情为先手棋,精准施策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细化确立调研选题、制定完善调研方案、优化改进调研方式,深入基层“耳闻”、沉到一线“目睹”、走到一线“心领”,真诚倾听呼声、真实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千余名县处级以上干部确立调研课题1028个,其中市级领导调研课题37个、县处级领导调研课题991个。自去年9月以来,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对策举措4107条,解决问题5164个,出台政策文件267个,在调查研究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进农场问需——“红色主播”显身手

“各位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淮阴区马头镇淮泗村党支部书记的助农直播间……”每周二、周四晚上8:30,淮泗村党支部书记、“90后”李浩准时出现在直播间,通过直播带货,把村里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淮泗村位于淮安与宿迁交界处,地理位置偏远,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公共基础设施缺乏。面对这一状况,李浩迎难而上,开辟了以“小屏幕”带动“大增收”的致富路。

“李书记行!得知我们正为农产品销售发愁,主动帮我们直播带货,南瓜、黄瓜、冰草样样行,一次能帮我们带货近2万元。”淮泗村种植大户、容大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丁蓉蓉高兴地说。

在淮安,像李浩这样的“红色主播”并非个例。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淮安紧盯解决问题的精准度,聚焦乡村特色产业,把准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的产品销售需求,创新实施乡村振兴“红色主播”培育三年行动,自2023年起,用三年时间实现“一村一主播”目标,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直播人才,发挥带富群众、带强产业、带动振兴的作用。

实践探索中,这一特色行动还以特色产业村村干部为主体,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红色主播”专训。截至目前,已培育出能征善战的“红色主播”300名,相关话题在直播平台的总点击量超过7000万人次。

探路子破题——“共享菜园”赢掌声

清晨,在家门口的小广场锻炼身体;早饭后,在村里逛一逛,照料自家的小菜地;午后,与老伙计们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这样的日子,如今已成为金湖县三园村老人朱开英的日常。

“以往说起养老,还真就是个难事情,留在村里吧,每天无所事事,日子成了‘熬’,要是跟着子女进城呢,人生地不熟,城里的生活咱也难适应。”朱开英今年75岁,身子骨依然硬朗,思维清晰。

如果说机构养老是城市居民养老的打开方式,那农村养老是否可以通过构建和美乡村找到让群众舒心的办法?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金湖县率先破题,以农村养老存在的难点为行动导向,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推动村庄空间生态、闲置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同步规划、相互衔接,让农村养老内涵更丰富、形式更灵活。

三园村为此推出的“共享菜园”,正是破题之术的一个方面。在三园村,有三块面积约为8亩的小菜地。菜地整齐排列,在阳光照射下,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这三块地,都是村里整理出来的撂荒地,变成‘共享菜园’以后,老人们自己动手种菜,既锻炼了身体,又充实了生活,收获的蔬菜都归自己,大爷大妈开心得不得了。”三园村党总支书记王大发也跟着高兴。

发现问题,对症开方;解决问题,以民为本。我市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问题解决路径,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真正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用奋斗之光点亮万家灯火。

■融媒体记者 蔡雨萌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